摘要:10月8日,第135师终于完成了迟滞、拖住敌军任务,各部又开始汇聚一起,这时四野各军已经从三面包抄白崇禧5个师。与此同时,四野各军将白崇禧的第171、第172师及第48军第175、第176、第138师全部歼灭。

1949年4月,四野大军开始南下进军。10月初,第45军135师沿着衡宝公路追击向南逃窜的国民党华中军政长官公署长官白崇禧部敌军。
5日,四野总部判断白崇禧有决战的企图,立即下令各军立即停止前进。
但是,第135师因为急行军,没开电台,还在按照原来的部署于当夜越过了衡宝公路,并迅速进至衡宝路以南的沙坪、灵官殿地区。
结果,他们这一行动,冲入了白崇禧大军的中心,如同一把尖刀直插白崇禧部心脏。这,一下就打乱了白崇禧的部署。6日,白崇禧立即调动5个师,围歼第135师。
战斗一打响,四野总部也与第135师恢复了电台联络。根据战况,总部下令该师直接归野战军总部指挥,继续向南穿插,切断白崇禧部退路,进行围歼。
10月6日,第135师向南穿插,受到白崇禧四个师的攻击。前卫第405团行进到孙家湾时,敌1个营居高临下,进行阻击。为掩护师主力迅速前进,团长韦统泰下令副团长韩怀智组织第3营进攻。
韩怀智是全师有名的悍将。在团迫击炮连的炮火支援下,他率领8连当即打起冲锋,仅用几分钟就攻上山头,歼敌一部分,,余敌逃向另一个山头。韩怀智率3营紧追不舍,又连续攻克三个山头。在追击中,不少战士打光了子弹,手持爆破筒和空枪冲锋,一直追出三公里外才停住脚。
韩怀智一审问俘虏,才得知当面之敌是白崇禧的第7军第171师。
第7军号称“钢7军”,是国民党的王牌军,第171师则是“钢7军”的王牌师。韩怀智立即把这一重要情况报告第135师师长丁盛。丁盛又上报四野总部。总部当即复电:
“你师应就地占领有利地形,抗击、截击、吸引敌人,迟滞敌人撤退,以利主力围歼该敌。”
电报虽然只有几十个字,但四野总部已决定改由135师为磨心,就地拖住白崇禧的大军,为主力赢得调动的时间。
穿插变成了就地作战,战局就变得艰难了。
此时,白崇禧已经发现第135师孤军前出,调动“钢7军”第171、172师和48军的两个师第138师、175师从正面包抄135师,第176师从后尾阻击,以对第135师形成包围。这样,第135师一个师大战白崇禧5个师。在激战中,前卫第405团正面受到敌两个师进攻。两支王牌军都遇上了对手,双方很快就形成犬牙交错的战斗状态。在混战中,双方的师与、团与营,营与连几乎失去联系,变成了各自为战。
就这样,两军在一起缠打了两个昼夜。10月8日,第135师终于完成了迟滞、拖住敌军任务,各部又开始汇聚一起,这时四野各军已经从三面包抄白崇禧5个师。白崇禧见势不妙,立即准备南撤。
次日早晨,总部电令第135师:
“敌第7军等部已被我抓住,你师目前应设法坚决堵住石株桥、铜锣坪之敌南退道路,配合我其他各军歼灭该敌。”
第135师立即行动,其中第405团在黄土铺以北牛形山一线堵击。
9日14时,敌“钢7军”军部率第172师经黄土铺向西南撤退,被正在牛形山看地形的第405团团长韦统泰发现,一边向师部报告,一边不等命令发起攻击。第405团依托丘陵地带一字展开,在黄土铺至双合亭三四公里的地段上,勇猛地向敌军发起突击。结果,将顽抗的“钢7军”警卫营歼灭。
至17时,全师战斗结束。“钢7军”军部及直属队1200余人被歼灭,副军长、参谋长被俘,只有军长李本一抛下部队化装逃走。
与此同时,四野各军将白崇禧的第171、第172师及第48军第175、第176、第138师全部歼灭。这一仗,白崇禧总共失去了14名爱将。
战后,四野总部、第十二兵团对第45军135师提出表扬: “这种积极精神与战斗作风甚为良好。”
第45军军长陈伯钧对第135师405团发出嘉奖令:
“我405团在135师首长及出团长韦统泰、政委荆健、副团长韩怀智、参谋长张维、主任周文、副主任周子珍等同志指挥领导下,……坚决执行命令,努力创造荣誉。……将白匪赖为依靠的主力7军军部直属队大部歼灭,俘敌千名,打掉了所谓‘钢军’领导指挥机关,特传令嘉奖,并给全团集体记战功一次。”
并奖给第405团“猛虎扑羊群”锦旗一面。
135师这一次战斗影响非常大。同年秋,苏联著名作家西蒙诺夫率苏联文化代表团访问中国。他们一再听人讲起此次战斗,特地赶到第135师采访,随后将他们的事迹写入了长篇报告文学《战斗着的中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