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抗战时期出现了很多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人,薛岳便是其中之一,在那个国家危亡的时刻,他的天炉战法可以说为我国抗战争取了一丝喘息的机会。

但是在海南岛失守的时候,本想继续以天炉战法来防御,但是未曾想这次并没有成功守住海南岛。

这是为什么呢?

薛岳是我国抗战时期的著名将领,他出生于一八九六年十二月,打小就开始学习军事方面的知识,就读于当时的军事名校黄埔陆军,众所周知这所学校在当时为我国培育出了很多抗战英雄。

后来薛岳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这段时间他的战术方面和军事理论知识也形成了一个体系,并且也在抗日战争中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能力。一九一八年他加入了孙中山所组的革命军援闽粤军,立下了赫赫战功。

他最大的成就当属所创的天炉战术,很多网友可能对这个战术并不熟悉,大家熟悉的往往是游击战术等我军长期使用过的战术。不过其实天炉战术在当时也是非常有名的,在长沙会战中成功抵御了日军的多次进攻。

那么这个战法有何厉害之处?

天炉战法是薛岳于长沙会战中自创的战法,当时正值冬季,天气寒冷,而我国的枪支设备和士兵们的保暖措施都较为落后,很多士兵因为天气太冷被活生生冻死。

这样下去中国士兵虽然空有一腔热血也无济于事,但因为身体与武器这种硬性条件跟不上,也终究没用。因此,咱打仗只能依靠战术取胜。

天炉战术其实和古时我国的兵法中的有些地方相似,薛岳也有可能是从古时的兵法中获取灵感。

这种战术说通俗点就是“瓮中捉鳖”,先将诱导敌军,使其被我国军事战术所左右,事先在主作战区域布成网状的据点,这样可以说日军没有喘息的机会。

然后只要拖住他们,时不时的运用伏击、从日军后方偷袭等方式来消耗他们,让他们完全无法实施战术,这样的话胜利就只是时间问题。

况且《左传·庄公十年》中有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一次次的袭击过后,日军已经无力反抗,这个战术也成功发挥了我国熟知地形的优势。

不过再完美的战术也不能一劳永逸,敌人并不是傻子,长沙战役中,日军在上了三次当之后也反应了过来,天炉战术也在第四次长沙会战中失效,长沙沦陷,不过这已经为我国争取到了非常宝贵的时间。

在海南岛战役中,薛岳再次担当了国军指挥官一职,但是解放军已经比较了解薛岳的作战策略,并且专门针对薛岳的策略采取了措施,夜间用一波波小队偷偷登陆海南岛,而海南岛的防守也逐步被瓦解,任凭薛岳反应速度再快也无济于事。

其实这些战争的胜利和失败无非就是一个原因,那就是是否对敌方的策略了解,倘若了解的话那么将“百战不殆”,反之结果就很难说,战史上也不乏“以多打少”绝地反击的例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