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以三國時期的價值觀來看,于禁這樣一個人物,在舊主曹操沒有敗亡的情況下,是絕不能背叛和投降的,只有誓死效忠這一條路。而且於禁投降的時間不對,屬於三國後期,而這個時期大環境來說,漢室餘威漸沒,天下已形成新的格局,魏蜀吳三個集團就相當於三個國家,且已深耕十餘年。

三囯時期羣雄混戰,鹿死誰手尚未可知,就連早起曹操在兗州被呂布所襲時,也生出了去投袁紹之心。其實投降這種事,放在整個中國歷史上都很正常,自古以來就有“降者不殺”的原則,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將”,除了于禁和樂進,張遼、張郃、徐晃三人皆爲降將,正所謂“良禽擇木而棲”,君擇臣、臣擇君的事在三國時期屢有發生。然而奇怪的是,曹偉大將於禁,後期被關羽打敗之後投降了關羽,結果卻遭衆人唾棄。那麼問題來了,既然三國時期投降很正常,爲何于禁卻偏偏遭到了不同待遇呢?

首先,于禁是個特例。曹營中的其他降將,在降曹之前,要麼是舊主敗亡,如張遼;或者平庸不堪輔佐,如徐晃;要麼是在叧一陣營不能施展才能,受歧視詆譭,如張郃。況且,雖諸侯混戰,但天下共主仍爲漢室,而曹操身爲漢相,故而於價值觀上看,降曹並不算降敵,反而是棄暗投明。而於禁與張遼、張郃、徐晃都不同,主要是因爲他在曹營中的地位。下面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於禁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爲什麼他的投降與其他人不一樣?

于禁堪稱曹魏“外姓武將第一人”,官至左將軍,而且是唯一一位被曹操授予“假節鉞”特權的外姓將領,這個“假節鉞”有先斬後奏的特權,可見曹操對於禁的器重程度,說他是“五子良將”之首都不爲過。自209年起,于禁已經被放在後方當成精神領袖一樣的存在了,前期戰功多的說都說不完,而且於禁在軍中威望極高,只帶貼身十幾騎就能平定叛亂,曹營當中無人不服。于禁可以說是曹操親自從士兵中一手提拔起來的,30多年從未受猜疑,亦未受冷遇,一直恩信有加,待遇極隆,且常受重任。可以說在樊城之前,整個曹魏幾乎很難找出一位比于禁水平、功勞都高的將領。

根據東漢到曹魏期間“四方將軍”和“四徵將軍”位次演變的粗略考察,我們可以得知在魏王公時期,“四方將軍”和“四徵將軍”是同一級別的。襄樊戰役時,左將軍于禁和徵西將軍曹仁在將軍號上等量齊觀,曹仁的才能以及戰功雖然也很值得肯定,但他畢竟是曹家自己的班底,擢升有天然優勢,而於禁僅憑一個外姓武將的身份,竟然獲得了這樣的地位,可見其個人能力之強,和曹操對他的恩情之深。而以三國時期的價值觀來看,于禁這樣一個人物,在舊主曹操沒有敗亡的情況下,是絕不能背叛和投降的,只有誓死效忠這一條路。

然而於禁最後卻投降了關羽,其分量我們可想而知。 我們可以試想一下,如果關羽荊州之敗後,沒有敗走麥城,而是直接在荊州率部投降了東吳,大家認爲對蜀漢是什麼樣的打擊?這遠遠不是失去一個戰略要地,損失兵員的問題,而是可以代表三國一方勢力的精神象徵。說白了,投降問題也是整個國家的精神、尊嚴受到嚴重打擊的問題。

而且於禁投降的時間不對,屬於三國後期,而這個時期大環境來說,漢室餘威漸沒,天下已形成新的格局,魏蜀吳三個集團就相當於三個國家,且已深耕十餘年。而此時投降,既不是爲結束亂世加速統一解民於水火而降(因爲一時半會兒,誰也搞定不了誰),也不是擇明主而輔之而降,而且三國集團內部也都形成了小的利益集團,此時投降也很難被重用。

這也是爲什麼前期投降的人那麼多,卻依然被重用的原因。因爲當時大家都處於事業草創期,不論對於動搖的員工,還是競爭對手,大家都相當包容,因爲那個時候誰也不知道自己最後到底能不能成功,大家腦袋都系在褲腰帶上。也不知道自己所待的這個公司最後能不能上市,自己能不能得到分紅,在這個時期,作爲員工如果覺得老闆不行,動搖一下是可以理解的。而後期就不一樣了,魏蜀吳三家公司全部上市了,將領們也都得到了分紅,業內也都知道于禁代表魏國的技術核心,結果關鍵時刻作爲企業高管的于禁突然跳槽,這就太對不住曹老闆的恩情了。

不論于禁是因個人貪生怕死而降,還是爲避免部下免遭屠戮而忍辱負重而降,畢竟他還是降了,一個跟隨曹操東征西討三十餘年的大將,卻沒有像新人龐德一樣殺身成仁,要知道此時龐德加入曹操陣營時間還很短,起初還是馬超的家將,按理來說龐德對曹操的忠心程度遠沒有于禁高,可結果卻大相徑庭,因此難免遭人議論。可惜于禁作爲三國曹魏名將,一生戰功赫赫,幾乎沒有什麼污點,最後卻晚節不保,最後還被曹丕蔑視,憂鬱而亡,令人唏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