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王朝在西域地區執行正確的民族政策,有效地穩定了自己在該地區的統治!

在漢武帝之前,西域地區曾長期被匈奴所控制,史載:匈奴西邊日逐王置僮僕都尉,使領西域,常居延耆,危須,尉黎間,賦稅諸國,取富給焉。

在匈奴統治西域地區時,這個雄踞漠北的強大的遊牧民族,正處於奴隸制發展階段,掠奪性極強。匈奴奴隸主貴族把西域諸國作爲"僮僕"亦即奴隸進行壓榨剝削,不僅大量擄掠人口,而且肆意劫掠被征服者的資源財富,以滿足其統治階級的需要。因而招致西域諸國強烈的不滿和反對。

在匈奴統治西域地區時,匈奴將西域諸國視爲奴僕,極力掠奪其資源和人口!

在漢武帝的連續打擊和對匈戰爭的節節勝利下,匈奴勢力很快就被驅逐出西域地區。尤其是漢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匈奴內部主管西域事務的日逐王先賢撣率衆降漢後,漢王朝已經基本確認了對西域地區的統治權。而漢宣帝也決定在西域地區推行都護府制,爲此不僅設立了西域都護府,而且還任命衛司馬鄭吉出任西漢王朝歷史上首任西域都護,這宣告了西漢王朝正式取代匈奴而開始統轄西域地區。

漢王朝統轄西域地區,統領西域諸國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匈奴勢力控制這些地方,保護西域諸國與漢王朝之間的交通貿易、安全,並不追求直接從西域諸國身上獲取經濟利益,也不過多幹預當地的實際政治。這相比匈奴統治下的窮徵暴斂,更符合西域諸國的利益,所以西域諸國常常願意歸屬漢朝。而漢王朝維繫自己在西域地區的統治秩序,主要是採取了以下三方面的具體措施。

西域都護府的設立,宣告着西漢王朝正式取代匈奴而開始統轄西域地區了!一、耕戰結合,大力推行屯田制

自張騫通西域和武帝開始對西域用兵以來,西漢王朝最感棘手的問題就是糧食供應不足。例如太初三年(前102年),漢武帝曾令貳師將軍李廣利率軍遠征大宛,此戰一來是爲了征服大宛,獲取寶馬;二來則是爲了宣揚漢軍之威武以震懾西域諸國。所以漢武帝下令大軍行進途中的西域諸國都有對漢軍提供糧草的義務。

但是,這些西域諸國均地小人少,國力有限,餘糧不足,所以糧草供應十分緊張,以至於一些小國不得不將國中馬匹盡數宰殺以充作軍糧(西域地區之馬匹猶如內地之耕牛,不到萬不得已,不會輕易宰殺)。

自武帝對西域地區用兵以來,感覺最棘手的問題就是糧食供應不足!

鑑於以往的教訓和實際需要,漢王朝最終決定在西域地區推行屯田制,以耕戰結合的方式來穩定和鞏固自己在西域地區的統治。而當時主管全國糧食生產的搜粟都尉桑弘羊還對屯田制提出了許多補充性意見,史載:故輪臺(以)東捷枝、渠犁皆故國,地廣,饒水草,有灌田五千頃以上,處溫和,田美,可益通溝渠,種五穀……田一歲,有積穀,募民壯健有累重敢徙者詣田所,就畜爲本業,益墾溉田,稍築列亭,連城而西,以威西國,輔烏孫,爲便……願陛下遣使使西國,以安其意。

漢武帝最終決定在西域地區推行屯田制,以耕戰結合的方式來穩定自己對西域地區的統治!

太初四年(前101),貳師將軍李廣利擊破大宛後,就奉武帝之命在輪臺、渠犁等地區開荒造田了。後來隨着形勢的發展,屯墾士卒和屯墾地點都在不斷增加,而屯墾中心也逐步從輪臺、渠犁地區轉移到了吐魯番盆地。

待至神爵二年(前60年),漢宣帝正式在西域地區推行都護府制後,僅在西域都護府的治所烏壘城附近(今新疆輪臺東北),就有約兩千餘名漢軍參與屯田。以每人墾殖十五畝計算,此地就約有墾田三萬畝,而按照當時的生產水平估算,每畝農田大約能收穫七十斤糧食,那麼這三萬畝屯田就能年產軍糧二百餘萬斤。

待至漢宣帝時期,僅烏壘城附近就有三萬畝屯田,而這些屯田年產軍糧大概二百萬斤!

這批糧食除了供應都護府內的官吏士卒外,還有大批餘糧可以供應來往使者,商旅等。這對加強漢王朝統轄西域的力量,鞏固邊防,維護邊疆的穩定以及絲綢之路的暢通都有積極意義。

總的來看,漢政府在西域地區實施屯墾戍邊、耕戰結合的屯田制是正確的決策。西漢王朝正是在這樣耕戰結合的前提下,才保障了各類軍需物資的供應,才實現了邊疆地區的安定局面。而足食足兵的屯田制不僅保證了各方面的糧食供應問題,對打通絲綢之路、維護西北邊疆穩定也具有決定意義,還提高了西域地區的農業發展水平,推動了社會發展,使西域諸國更對漢王朝心悅誠服。

西漢王朝以屯田制保障了軍需物資的供應,實現了西北邊疆地區的穩定!二、團結西域諸國的上層人物,共同維護大一統局面

與中原地區奉行中央集權君主專制政體不同,西域諸國由於自然條件和社會情況的差異,往往各自有各自的統治特色和統治政策。而漢王朝在西域地區所設立的西域都護府,除了負責維護西域地區的政治局面穩定和貫徹執行來自漢中央的政令外,對於西域諸國的內部事務一般不加干預。

甚至漢王朝爲了避免派往西域的官吏出於建功立業的目的而濫用職權,還專門規定都護府內的官吏未經漢中央批准,不得隨意調用駐守西域的漢軍,也不準隨意徵用西域諸國的軍隊。

漢王朝一般不插手西域諸國的內部事務,也不隨意徵用西域諸國的軍隊!

至於那些臣服於漢王朝的西域諸國的上層人物,諸如王、侯、相、將、丞、都尉、君等官吏,漢王朝都會給予他們正式的任命文書,並讓他們統一佩戴漢王朝所頒發的印綬。

另外,漢王朝爲了彰顯恩德,漢廷賜予西域諸國的王、侯、將、相的地位都比較高,大致相當於太師、太傅、太保、丞相、太尉等職務。

漢王朝會給予西域諸國上層人物正式的任命文書!

漢王朝通過冊封西域諸國上層人物的方式來確定漢王朝與西域諸國的君臣關係,而西域諸國也通過接受漢王朝的冊封和佩戴漢王朝所賜予的印綬的方式來表示臣服。史載:最凡國五十。自譯長、城長、君、吏、大祿、百長、千長、都尉、且渠、當戶、將、相至侯、王,皆佩漢印緩,凡三百七十六人。而康居、大月氏、安息、蜀賓、烏弋之屬,皆以絕遠不在數中,其來貢獻則相與報,不督錄總領也。

值得一提的是東漢王朝除了冊封西域諸國的上層人物爲王、侯外,有時候還會特意對他們加封漢朝的高級官銜以示恩寵。例如光武帝劉秀當年就曾賜莎車國王賢以大將軍印綬;漢順帝也曾賜予疏勒國王磐以大都尉印綬等等。

光武帝劉秀曾授予莎車國王賢以大將軍印綬!

按照當時慣例,西域諸國爲了表示忠於漢朝,往往需要遣子入侍,稱爲侍子或質子,而遣子入侍也逐漸成爲確定臣屬關係的標誌。

尤其是西域都護府建立後,遣送質子就成爲西域諸國必須履行的義務之一了。而質子制度爲維護西域諸國和漢王朝的友好聯繫,促進經濟文化交流,都曾起過積極作用。

質子制度爲維護西域諸國與漢王朝的友好關係起過積極作用!

事實上,經過漢王朝冊封后的西域諸國君王及其宗室子弟到京師長安後,往往都會受到隆重禮遇。而這些西域質子在京城長安觀光學習時,所享受的生活待遇也極爲優厚,所以他們一般都樂於接受漢文化,並樂於和漢廷保持親近友好的關係。

例如西漢末年因王莽之亂,西域地區和漢王朝斷絕了友好關係,曾作爲質子而去過長安的莎車國王延,不僅仰慕漢文化,參照漢朝的典章制度,治理國政,而且還經常教育子弟,要忠於漢室。後其子康立,協同鄰國,抗拒匈奴,護衛來不及撤回內地的西域都護府的官吏家屬千餘人,並協助他們在於闐、精絕一帶定居。

莎車國王延推崇漢文化,其子康後來也曾護衛漢朝官吏百姓!

總的來說,漢王朝採用冊封的方式來表示支持西域諸國傳統的統治制度,而西域諸國的上層人物通過接受漢王朝的冊封、佩戴漢王朝的印綬的方式來表示臣服。

另外,西域諸國的上層人物接受漢王朝的冊封后,不僅在經濟方面可以得到各種實惠,而且還有助於維護他們自身的統治,因此西域諸國往往十分擁護漢王朝在西域地區的統治。

西域諸國的上層人物以接受漢王朝的冊封和佩戴漢王朝的印綬的方式來表示臣服!三、加強經濟、文化交流,共同進步

實現了大一統後的西漢王朝正處於封建社會的上升發展階段,國力強盛,氣度恢宏,在這種風氣渲染下的漢民也積極參與對西域地區的開發與經營。在當時,有許多打着"漢朝使臣"旗號的商隊,不畏艱辛,長途跋涉於河西走廊和西域地區。而西域諸國的一些商隊也同樣羨慕內地的富庶繁華,而常常以"進獻朝貢"爲名,來往於漢朝邊境。

在蓬勃發展的邊境貿易下,天山南北原本處於分散封閉狀態的西域諸國也逐漸興起了大大小小的綠洲城市。這些新興的綠洲城市不僅是東西方長途販運的中轉站和交易市場,而且也使得塔里木盆地成爲了中國、波斯、印度等東西文化的匯合點,並在此基礎上創造出了燦爛多姿的西域文明。

在經濟和文化的密切交流下,西域地區形成了燦爛多姿的西域文明!

毋庸置疑,西漢王朝推行開放政策,並鼓勵發展河西走廊的決策在我國曆史上具有重大意義和深遠影響。而西漢王朝當年爲了確保河西走廊的暢通,卻也付出了艱苦卓絕的努力和巨大的犧牲。尤其是在與匈奴長期爭奪河西地區和西域地區的過程中,漢王朝曾花費了鉅額軍費、興建了許多軍事設施,而西域都護府的建立,也和保護商道有着密切關聯。史載:自貳師將軍伐大宛之後,西域震懼,多遣使來貢獻,漢使西域者益得職。於是自敦煌西至鹽澤,往往起亭,而輪臺、渠梨皆有田卒數百人,置使者校尉領護,以給使外國者。至宣帝時,遣衛司馬使護都善以西數國……時漢獨護南道,未能盡並北道也……是歲,神爵三年也。乃因使吉並護北道,故號日都護。

西漢王朝爲了確保河西走廊的暢通,曾付出了艱苦卓絕的努力和巨大的犧牲!

一直到東漢時期,漢王朝仍舊積極執行保護商道,發展對外貿易的政策,所以班超在西域地區進行各種活動時,始終都把"平通漢道"作爲自己的首要任務。

即使至魏晉南北朝戰亂不斷的時期,中原王朝和西域地區以及西方諸國的來往貿易關係也未中斷。當時在塔里木盆地一帶進行中外貿易的商人,甚至發展出了賒欠交易,即中原王朝的商人將絲綢運來出售,不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而是下次來時再收回貨款,這表現了中原王朝與西域商人互相信任的友好關係以及當時中外貿易之興盛。

繁盛的絲綢之路,川流不息的中外商隊!

總的來看,自漢武帝時期張騫通西域以後,伴隨着不斷擴大的人員交流,特別是大量漢人來西域活動後,大量中原地區先進的生產技術也被帶到了西域,例如《史記·大宛列傳》就曾記載道:"宛城中無井,極城外流水……宛城新得秦人(即漢人),知穿井。"

而來到中原的西域人士,如西域諸國派往長安的質子或出使漢朝的西域使臣,在回國以後,大多都成爲傳播漢朝典章制度、禮儀習俗的先進代表。例如漢宣帝時期的龜茲國王絳賓早年曾作爲質子留居長安,後來回國繼位後又迎娶了烏孫國王與解憂公主的長女爲妻,在此影響下,龜茲國王絳賓就十分喜好漢朝制度,史載他"樂漢衣服制度。……治宮室,作檄道周衛,出入傳呼,撞鐘鼓,如漢家儀"。再例如莎車國王延在漢元帝時期曾作爲質子留居長安,回國繼位後,他也是在莎車國大力推行漢朝的典章制度,並在西域地區產生了極大的反響。

伴隨着不斷擴大的人員交流,西域地區與漢王朝的聯繫也越來越密切!

結語

總而言之,西漢王朝作爲我國曆史上繁榮昌盛的封建王朝,無論在政治上、經濟上以及文化上都有着光輝燦爛的成就。而這個統一繁盛的封建王朝之所以能取得這樣大的成就,除了是社會生產力得到解放與發展的緣故外,還與其正確的方針政策有着莫大關係。

就以其對西域地區的統轄政策來說,也是因爲施行了比較正確的民族政策,激發和增強了西域諸國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所以才使得漢帝國的西北邊境穩定,絲綢之路暢通,社會經濟發展,對以後的歷史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尤其是從漢王朝設西域都護府統轄西域地區以來,漢王朝始終從西域當地的實際情況出發,並儘量採取相對寬和的民族政策,這獲得了西域諸國的鼎力支持,也爲我國後來多民族統一國家奠定了基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