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然而,這場人類與病毒的戰役尚未結束,全球的疫情仍不容樂觀,我國境內亦有少數地區仍然出現新增病例。疫情防控不能“馬放南山”,仍要“利劍高懸”;對於疫情二次暴發的風險,需警鐘長鳴,堅決貫徹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中“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工作要求。中醫藥在疫情防控上具有獨特的價值,應予以重視,並進一步加強中醫藥預防新冠肺炎的研究工作。

扶正氣避邪氣是根本

據史書記載,自公元前674年至1840年,這2514年間共有557次程度不等的疫病記載。中醫藥抗擊了歷史上的衆多重大疫情,護佑了中華民族的健康繁衍和文化傳承。

預防是中醫學的重要思想,最早記載見於《周易·既濟》中“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兩千多年前的《黃帝內經》指出“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強調了中醫“治未病”的思想。

中醫藥從歷次疫情中走來,經過不斷的總結、發展,在預防疫病方面有着豐富經驗。中醫防疫的理論可概括爲“扶正氣”“避邪氣”。如“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強調要增強正氣,抵禦外邪的侵襲。在藥物預防方面,積累了許多有效的方藥,除口服外,還有粉身、納鼻、浴體、佩帶、身掛等。

在SARS和甲流期間,多項研究報道稱,服用中醫藥預防湯劑進行羣體干預可以降低感染率。如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給全院3561名員工服用中藥預防方,根據與SARS病人接觸密切程度分別服用12或25天,無一人感染SARS,並且減少了感冒發燒的發病率等。甘肅天水一項針對學生羣體的甲型H1N1流感中藥預防研究顯示,對5所學校13610名學生進行一週預防方服藥觀察,以3所學校58229名學生爲自然狀態對照,服藥前兩組發病率無統計學差異,服藥後的服藥組發病率0.03%,對照組發病率0.45%,發病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結合一區別怎麼做

筆者認爲,中醫藥預防新冠肺炎的總思路可概括爲兩個結合和一個區別。

首先是基礎防護結合目標防護。基礎防護即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減少人羣聚集和接觸等一般防護措施;目標防護即篩選具有防疫抗病毒作用的中藥,突出針對新冠病毒的中醫用藥特色,篩選藥食同源類中藥,製作茶包、顆粒劑、噴鼻劑、漱口水等易於接受、推廣的劑型,用於人羣的廣泛使用。通過基礎防護與目標防護的結合,可以加強人體主動抵禦新冠病毒的能力,提升防護的效果。

二是主動防禦結合環境防控。中醫藥具有多元化防疫手段,不僅可以通過內服中藥進行主動防禦,提高人體正氣,還可以通過淨化空氣環境,使病毒無所依附。《神農本草經》記載“香者,氣之正,正氣盛則除邪避穢也”。通過芳香中藥化溼、避穢,一方面可以通過吸入揮發類物質,刺激血清中IgA、IgG水平,提高機體免疫力;另一方面可以改變環境中的空氣狀態,使病毒不適宜生存與傳播。可製作中藥香囊,用於流動人羣佩戴,或製作中藥精油、燻蒸液及空氣清新劑等,用於人羣聚集場所的環境消毒。

三是區別高危人羣與普通人羣的精準防護。對重點場所、重點職業、重點體質的高危羣體,定製個性化防護方案,實現生命週期全覆蓋的精準防護。有學者對新冠肺炎高危體質類型進行了調查研究,發現氣虛體質(佔比41.7%)和痰溼體質(佔比50%)更易感新冠肺炎。通過改善氣虛和痰溼的體質狀態,改變新冠病毒易於生存的土壤,從而對高危體質人羣進行精準防護。

正是基於以上中醫藥防疫總體思路,我們團隊赴湖北黃岡開展了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公關安全風險防控與應急技術裝備”重點專項——“復工復課後聚集性傳染隱患的新冠肺炎中醫藥調體防護研究”工作。研究中,我們開發了中醫藥防疫包,提出“內服+外用”聯合防疫概念,並研發了系列中醫藥防疫產品,包括內服預防顆粒、外用防疫噴劑和粘貼型防疫香囊。對此,我們還做了統計,發現通過以下三個環節,中醫藥發揮了較爲全面的預防效果。1.通過中醫“扶正”的方法,調節機體內環境,提升免疫力。2.外用藥物作用於黏膜,降低口鼻黏膜接觸病毒的危險。3.通過中藥揮發性物質芳香避穢,改變病毒生存依附的空氣環境。

中醫藥防疫要“抓兩頭”

中醫藥爲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在未來的防控中,我們仍需要堅持“抓兩頭”。“抓前頭”即防感染,防疫情,針對高危人羣、復工復產人羣,中醫藥要第一時間抓住疫情發展的“前頭”,扶助正氣,未病先防。“抓後頭”即防後遺症、防疫情反覆,針對恢復期出現的問題,扶助正氣,促進肺部陰影吸收,減輕撤用激素的副作用以及防止復陽等。可見新冠肺炎的中醫藥預防,除了對一般人羣、高危人羣預防感染,還包括對恢復期人羣防復陽、防肺部纖維化等後遺症;對無症狀感染者,防止轉爲確診病例;以及防止隔離期人羣出現心理焦慮問題等。隨着新冠肺炎疫情發展的不同時期,針對不同人羣,中醫藥的防控需緊密結合需求開展。

中醫藥在預防疫病方面尚需進一步採用臨牀對照試驗等研究方法評價防控效果,對許多有效方劑需結合現代科學技術,運用網絡藥理學、代謝組學、蛋白組學、基因組學、腸道微生態學等研究方法,設計合理的實驗模型,闡明通過方藥干預阻斷病毒致病途徑的機理,揭示中藥預防病毒感染作用機制;運用現代生產技術將傳統中藥香囊改頭換面,研製爲保持藥物最佳釋放濃度的粘貼式香囊,不僅保證效果,而且外形美觀,使用方便。中醫藥防疫產品的成本相對較低,能爲國家減輕財政負擔,具有很大的空間和潛力,值得深入挖掘和應用。

文: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醫大師 王琦

審覈:曹政 閆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