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時代財經 石恩澤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創新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並引起各界廣泛的關注和猜測。如今,這個貨幣政策工具終於揭開神祕面紗。

6月1日,央行分別聯合銀保監會、發改委、財政部、證監會、外匯局等多部委連發三文,進一步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並祭出兩大新招——創設兩個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分別是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支持工具(以下簡稱爲“延期工具”)和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計劃(以下簡稱爲“信貸計劃”)。(詳情請見:重磅三連發!央行再創設兩個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

而在6月2日,央行就金融保市場主體召開吹風會,央行副行長潘功勝、央行金融市場司司長鄒瀾、央行貨幣政策司副司長郭凱出席,並在會上對上述兩個貨幣政策工具進行了進一步的解讀。

“一項是中小微企業貸款階段性延期還本付息政策,人民銀行創新特殊目的工具(SPV)來支持這項政策的執行,它實際上是一個延期還本付息政策的政策安排再加上一個支持工具。另外一個是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的支持計劃。這項支持計劃旨在擴大金融機構信用貸款投放。”潘功勝說。

6月2日,央行召開新聞發佈會,解讀金融支持穩企業保就業政策。(圖片來源:中國人民銀行官網)

諸多創新限定,確保直達小微

到底什麼是信貸計劃?有分析師認爲,此計劃相當於定向投放基礎貨幣,是央行貨幣政策結構性寬鬆的新工具。

而市場更是普遍將信貸計劃形象地解讀爲“央行下場購買小微企業信用貸款”,即由人民銀行提供4000億元再貸款資金,通過SPV與地方法人銀行簽訂信用貸款支持計劃合同的方式,向符合限定的地方法人銀行提供40%優惠資金購買地方法人銀行的信用貸款,但是期限僅爲1年,到期需要將本金返還央行。預計信貸計劃可以帶動地方法人銀行新發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1萬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對這個工具的限定較爲“苛刻”。

首先,央行通過信貸計劃工具購買上述貸款後,委託放貸銀行管理,壞賬損失也由放貸銀行承擔。其次,並不是每家銀行都有條件可以參與,必須是最近一個季度央行金融機構評級爲1-5級的地方法人銀行(共10級,1-5級的風險管理能力較強),並且新發放的普惠小微貸款期限不能少於6個月。

此外,不少業內人士發現,這與央行原有的貨幣工具再貸款十分類似。

對此,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連平於6月2日接受時代財經採訪時表示,理論上,信貸計劃是定向再貸款的一部分,但信貸計劃明確再貸款的投放對象爲普惠小微企業,方式是信用貸款,並且是央行主動購買的行爲。

在連平看來,信貸計劃的創新性主要體現在三方面:

一是在方式上明確限定爲“信用貸款”,政策目的性非常明確,破除此前商業銀行“不抵押、不放貸”的隱形規定。鄒瀾在吹風會上亦指出,企業只要承諾保持就業的基本穩定,且貸款資金用於生產經營,銀行就應該予以辦理。

二是信貸計劃具有明顯的主動性,是央行主動購買商業銀行小微企業信用貸款的行爲。“這與以往央行被動等待商業銀行上門,且不確定貸款用途及方式有所不同。”連平對時代財經解釋稱。

三是符合市場化原則。連平強調,這些貸款的所有權歸央行所有,只是交由商業銀行進行管理。對此,郭凱在會上亦提到,信貸計劃沒有改變商業銀行對企業基本的債權債務關係,這不僅有利於激勵商業銀行更好地做貸前審查和貸後管理,還可減少道德風險。

而信貸計劃的“直達性”方面,也是通過限定地方法人銀行必須爲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民營銀行等這類中小銀行而達成。

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於6月2日接受時代財經採訪時指出,這類中小銀行的主要客戶來源就是中小企業,也更加了解中小企業的需求。“其次,也確保了信貸資金的釋放不會流向大型商業銀行,從而導致信貸結構不平衡。此外,還可減少層級轉換的環節,更符合政府工作報告所強調的‘直達實體經濟’。”

對於信貸結構不平衡的問題,鄒瀾在會上提到,國有大型銀行信用貸款佔全部普惠小微貸款的比例已經達到20%。但是中小銀行因爲各種各樣的原因,比例估計不足10%。因此,針對這個問題,下一步央行還要着眼於長遠,繼續提高金融政策的“直達性”,促進中小微企業融資“增量、降價、提質、擴面”。

降息、降準引關注

央行的兩個新貨幣政策工具引發廣泛關注,而焦點之一就是下一步央行是否會繼續降息、降準,因爲這兩者均會引發貨幣寬鬆,從而聯動股市和債市跟隨變化。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綜合運用降準降息、再貸款等手段,引導廣義貨幣供應量(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明顯高於去年;創新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務必推動企業便利獲得貸款,推動利率持續下行。

由於本次信貸計劃的目的之一,就是爲了調整信貸結構的不平衡,因此有分析師認爲,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更多使用,可能對降準降息等傳統政策工具有替代性,不過考慮到財政政策仍在持續發力中,未來總量和價格政策工具還是有一定的配合空間。

邵宇也認同這一觀點。“釋放定向寬鬆會導致降準的必要性下降,因爲總體而言M2和貸款是在增長的,則不需要通過降準來實現。”

而對於降息,邵宇認爲,央行目前通過SPV回購中小銀行40%的貸款且以優惠利率補貼,相當於定向定量產品的利率下行。“如果對小微企業來說,利率有一個明顯直達終端且下降的效果,央行將會傾向暫時維持現有水平,並觀察一般利率的價格水平下調過程。”同時,他還表示,從中期來看,降息還有一定空間。

對於優惠利率補貼,周學東在吹風會上亦明確指出,在信貸支持政策上,央行補“兩頭”:一頭是在結果上,央行買了40%的貸款,但是利息由銀行都拿走,原理上收的利息裏面40%是可以歸央行;另一頭是在起點上,銀行相當於零成本獲取資金,該補貼至少在一個點以上。

這表明了央行將以零利率爲中小銀行補充資金,也促使中小銀行更加願意對中小企業發放貸款,因此不少分析師得出了利率短期內可維持不動的結論。

但連平對此的看法則略有不同。“信貸計劃的預計規模在1萬億元,而去年銀行業的貸款餘額約爲150萬億元,因此總體的影響還是相對有限。”他認爲,央行“該怎麼做,還是會怎麼做”,此次的信貸計劃也是貨幣政策的一種,也就是說,央行還在繼續向前推進既定計劃。

雖然今年以來,央行已經針對實體經濟使用了四次有關再貸款、再貼現的政策工具,但在連平看來,如有必要,降準還是會繼續的。“今年的特別國債還有1萬億元要發行,而地方政府專項債一季度已經發行了1萬多億元,這樣一算,接下來還有2萬多億元要投放,因此如果沒有銀行的資金加以支持,恐怕是比較困難的。”

連平進一步解釋稱,如果銀行的準備金不動,市場還繼續發國債,那等於是這個市場上有很大的收縮了。而從現在整個銀行業體系運行來看,資金也還是相對偏緊的,因爲實際上有很多銀行該收回來的貸款,現在通過政策的明確指示,需要進一步延期到明年3月,所以真正可用於流動的資金較以往要少。因此他認爲,接下來準備金率進一步下調的可能性非常大。

雖然央行方面沒有明確表態,但潘功勝在會上稱,這兩項新的政策工具是一種短期的政策安排,無論從性質上和規模上都談不上量化寬鬆,並且和現有的貨幣政策工具、降息降準政策工具不矛盾。“中國和國際上其他一些發達經濟體比較,中國的貨幣政策工具的空間還是有的,仍然處於常態化的貨幣信貸政策的範疇裏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