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于是北京城危在旦夕,而慈禧太后则只得携光绪帝仓皇外逃,但就在逃亡之际,慈禧太后还不忘将光绪帝的宠妃珍妃处死,命太监崔玉贵和宫女王德环扔入丼中。若说宫闱之事,尚且只是棍棒、名分之争,但在国政之争上,珍妃显然触碰到了慈禧太后的禁忌,于是当面临八国联军的大军,危在旦夕之际慈禧太后也不忘除掉珍妃。

1900年,面对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慈禧太后作为当时的掌权者,决定允许义和团进驻北京,希冀能够“借刀杀人”。但是在西方列强先进的武器面前,义和团员的肉身以及一腔热血显然并不能抵挡八国联军的攻势。
于是北京城危在旦夕,而慈禧太后则只得携光绪帝仓皇外逃,但就在逃亡之际,慈禧太后还不忘将光绪帝的宠妃珍妃处死,命太监崔玉贵和宫女王德环扔入丼中。那么又是何种原因,导致慈禧太后非要处死珍妃呢?
珍妃,出身自满洲镶红旗,父亲长叙曾就任户部右侍郎。但是从小之时珍妃便跟随身为广州将军的伯父长善长大,自幼聪慧的珍妃也并没有传统的满洲女性的繁文缛节、呆板,既能够开眼看世界,又有对新事物的不排斥,俨然是一派新女性的形象。
直到回到北京之后,出落得清秀俊美的她也在光绪十四年被选入宫闱。但是虽然光绪帝名为皇帝,大权却都掌握在慈禧之手,为了能够更好的掌握权力,慈禧太后也将外甥女封为光绪帝的正宫太后。
珍妃也只得妃子封号,但是这并不妨碍光绪帝对珍妃的喜爱,反之皇后静芬则长相丑陋,性格上也古板无情,自然对于意欲有所作为的光绪帝是不合适的。而喜欢接受新事物,又长的秀美的珍妃则得以长期与光绪帝耳鬓厮磨,卿卿我我。
这显然与慈禧太后掌控后宫的意图相悖,更有皇后向其告状,自然也让慈禧太后大为不满。因此,数次责罚珍妃。但是年轻气盛的她,自然也是仗着皇帝的喜爱,颇为布顺从。皇后则趁机克扣她的俸银。于是珍妃便有样学样的学起了卖官鬻爵的勾当,接受了河南巡抚裕长馈金若干。 这在慈禧眼中显然是一个极好的出气借口,因此将其“褫衣廷杖”,降为贵人,作为惩戒。
而当中日甲午战争失败的消息传到京师,自然也让光绪帝以及慈禧太后大为震惊。光绪帝自然深感痛心,便得以说服慈禧,进而启用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推行洋务运动。
作为一场试图自救的王朝变法,戊戌变法从政治上希望裁汰冗员,启用维新人士,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企业;文化上吸引人才,废除八股文,创建报刊。这些举措显然严重的危害到了顽固派的利益,也引起了顽固派的反扑,而虽然只是一个女子,珍妃对于光绪帝这些举措也都是及其支持。但是在改革之中手无大权,自然便会陷入被动,于是如果夺回被慈禧太后掌握的权力,也自然而然的成为了维新派的首要目标。
但是尽管谭嗣同前往袁世凯处,希冀他能够率兵相助。但是袁世凯还是选择了慈禧太后,于是这场戊戌变法只维系百日便被慈禧太后终结,最终光绪帝被囚禁瀛台,而康有为、梁启超则狼狈逃窜,谭嗣同等六君子以身殉国。
若说宫闱之事,尚且只是棍棒、名分之争,但在国政之争上,珍妃显然触碰到了慈禧太后的禁忌,于是当面临八国联军的大军,危在旦夕之际慈禧太后也不忘除掉珍妃。
参考史料:《国闻备乘》《清史稿》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