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寶寶都是上天賜予父母愛的禮物,那麼在他們成長的道路上如何進行引導和幫助纔可以使他們更加優秀呢,讓我帶大家一起探索寶寶們的成長之路吧!

習慣一個人獨來獨往,有些事情覺得自己做比跟別人合作更好。在缺乏愛的環境下,其實更容易培養出獨立的自我。然而更多的是,在這種不穩定的病態環境下的獨立。

就拿家庭教育來說,許多家長認爲要讓孩子儘快的獨立,但卻採取了不恰當的方式。

如果孩子在缺乏愛的環境下成長,結果很明顯,你希望孩子過早的自己獨立,你當他是小孩子,其實他的內心飽受摧殘,說不定比父母還要成熟。

比起獨立,我寧願孩子啃老

現在許多人都說: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這句話後半句是因爲現實的壓力很大,所以很難做到。慢慢的,我們周圍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空巢老人。

現在的年輕人自信而獨立,多數不願意在成年工作時還留在家裏啃老。許多人願意通過外出工作賺錢,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但從另一方面來講,有時候年齡大了,孩子啃老,父母反而能找到自己的價值。小區裏有個70多歲的大爺,兒子大學畢業之後找了一份工作,但受不了其中的高強度壓力,所以辭職了。

然後又找了一份離家近的,雖然工資不多,但是喫住在家裏,父母時常還用退休金補貼一點。

其實老人對自己的老去和存在價值也是非常在意的,人怕老怕的不是年齡,而是年齡帶來的無能和無力,兒女的需要是老人對生活的熱情,這就是生活現狀。

然後找一份離家近的工作,雖然工資不高,但喫住在家,父母還能時常用退休金補貼一下。

其實老人對自己存在的價值是很在意的,人怕老不是怕年齡,而是年齡帶來的無力和無能感。而子女的需要是老人對生活熱情的來源,這就是現實。

子女啃老在家,其實也是一種對父母的陪伴。

家的本質不是一個住所,而是一種陪伴。季羨林寫過一篇文章,名爲《永久的悔》,在裏面,他寫道:“我暗暗地下定了決心,立下誓願:一旦大學畢業,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養母親。我不忍想象母親臨終時思念愛子的情況,一想到,我就會心肝俱裂,眼淚盈眶。然而沒有等到我大學畢業,母親就離開我走了,永遠永遠地走了。古人說:“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話正應到我身上。

我不忍想象母親臨終時思念愛子的情況,一想到,我就會心肝俱裂,眼淚盈眶。”

馬雲曾經說過:自己後悔創建了阿里巴巴,有人罵他虛僞,那是因爲只聽到了這前半句,沒有聽到他的後半句。馬雲的後半句是:我後悔終日忙工作,根本沒時間陪伴家人,如果能再活一次,我絕對不會再這樣做。我的妻子經常說:你並不是我的人,你屬於阿里巴巴。

在許多人看來,賺錢比陪老婆孩子重要的多,面子比家庭的溫暖更重要。

其實,當父母越來越大,他們漸漸失去勞動能力,甚至連自己也照顧不好。這個時候,非常需要我們的陪伴。

我們的啃老,能讓父輩們燃起生活的希望,讓他們覺得自己仍然是被需要的,仍然能夠創造價值,同時我們也能好好照顧他們,陪他們度過生命的最後一段時光。

但是對於“啃老”,那只是老人希望留在身邊的現象,對於我們年輕人而言,必須做到不啃老,用自己的實力去孝順父母。

所以教孩子感恩是很重要的,擁有感恩的心比學習成績更重要,而且得抑鬱症的幾率更低。能夠投入更多的精力到自己的愛好上面,而且能夠更善於社交。

另外對青少年而言,也開始懂得父母的不易,懂得體諒父母。在這段時間,讓孩子學會感恩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在美國,老師跟父母在感恩教育時,會注重兩方面內容:感謝thanks和給予give,他們不但要求孩子從小感恩別人的付出,而且要學會去給予、去回饋。

美國家長對孩子感恩教育,可以說是貫穿在生活的每個細節中,在每一個不起眼的小事中體現出愛。

德國哲學家雅思貝爾斯說過: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樹去搖動另一棵樹,用一朵雲去推動另一朵雲,用一個靈魂去喚醒另一個靈魂。

所以感恩教育不僅是教育孩子說謝謝,還應該讓孩子從心裏理解感恩,讓感恩成爲一種習慣傳遞下去,這纔是給予的最好註解。

上述這些只是一點心得和想法,讓每個孩子都充滿希望。我相信,只要我們做父母的能夠注意方法,對孩子的個性特徵、興趣、愛好和生活自理能力及各個方面都進行了調查,並做好了詳細的記錄,使我們就對孩子成長過程有了一個全面瞭解,就能讓孩子健康的成長。不僅是一個身體健康,也是一個愉快、大膽、主動、自信、容入團體、不怕困難的孩子。感謝大家對我們的知識,更多的育兒知識和諮詢可關注爸媽起跑線服務號,下期同一時間再會,謝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