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当快乐失去了方向,反而是痛苦的开始。

《庄子》:当快乐失去了方向,反而是痛苦的开始

一个哲学家说了这样一段话:“没有一种快乐本身是坏的,但是有些可以产生快乐的事物,却带来了比快乐大许多倍的烦恼。”

很多人的人生并不是不快乐,只是因为他把自己的快乐重心放错了方向。

快乐是自己的内心本源,就好像七情六欲一样自然存在,但是世俗之人却将快乐放在了物质满足的条件上,但是结局并没有所设想的那么美好。

就好像在生活中,快乐需要物质作为前提条件,但是当物质能满足温饱之后,一个人还是任由欲望带领着自己向前行,那么他的人生就会活得越来越痛苦和糟糕。

甚至在满足欲望的同时,背离了道德底线,做出了一些错误的事情,悔恨终生。

当你学会转换自己获取快乐的方向和能力时,才会获得不一样的快乐。

《庄子》:当快乐失去了方向,反而是痛苦的开始

如果一个人只是将快乐寄希望于物质的满足时,那么他的快乐便有了局限性。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个人把自己的快乐完全放在了物质满足上面的时候,那么外物的变化得失,就是影响他是否快乐的根源。

古人常说“宠辱若惊,去留无意”,但是当他过度在乎外物变化的时候,便很难做到去留无意。

所以快乐的正确方向,是将自己对于物质的追求转化为对于灵魂的富养,从自己内心本源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而不是仅仅依靠物质来获取。

《菜根谭》之中说:奢者富而不足,何如俭者贫而有余;能者劳而府怨,何如拙者逸而全真。

生活奢侈的人即使拥有再多的财富,也不会感到满足,哪里比得上虽然贫穷却因为节俭而又富裕的人呢。有能力的人辛勤劳作而招致众人怨恨,还不如生性笨拙之人无所事事,而让自己保持纯真本性。

《庄子》:当快乐失去了方向,反而是痛苦的开始

一个人在追逐物质的过程中,如果不知道适可而止,而任由欲望驱使自身时,那么他便陷入本末倒置的恶性循环之中。

当自己无休止的希望从物质中获得满足的时候,获得的反而是痛苦,其中有两个原因:

其一:人的心理存在着边际效用递减

意思就是说,当消费者消费某一物品的总数量越来越多时,后面新增消费数量的作用反而会慢慢减少。

当一个非常饥渴的人在沙漠中行走时,他突然看到了一瓶水,这一瓶水给他带来的快乐是无与伦比的。第二瓶水也会给他带来快乐,但是第三瓶水,第四瓶水,或者第十瓶水出现的时候,给他带来的愉悦体验就会逐渐减少。

其二:获取物质时所付出的心力大于愉悦本身

我们很多时候都会忽略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当我们只看到物质给我们带来的满足时,却容易忽略追求物质付出的精力。

我们追求物质过程中付出的精力,以及造成的痛苦,已经大于了获取物质之后的愉悦感。

就好像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某一些拥有富贵之人,他们在获取荣耀的同时,背后我付出的努力和艰辛以及工作带来的痛苦,甚至已经超过了他所能负荷的状态。

《庄子》:当快乐失去了方向,反而是痛苦的开始

一个人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只是单纯的听信欲望驱使时,反而越来越痛苦。

《庄子》之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徐无鬼通过女商的介绍去见魏武侯,魏武侯对他说:“先生受苦了,你在森林中过着劳苦生活,所以才肯来见我吧。”

徐无鬼说:“我是来慰劳你的,你有什么可安慰我的呢?你总是追求嗜好和欲望满足,强化自己的价值判断,那么性命的本质就要受到伤害了。你要减少一些物质生活的享乐,放弃自己的价值判断,否则你的身心多累呀,我要慰劳你,你有什么好安慰我的呢?”

所以一个人真正的快乐是放弃对于形体的无限制满足,而转化为富养自己的内心和灵魂。

《庄子》:当快乐失去了方向,反而是痛苦的开始

所以在《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我恒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把节俭作为富养人生的工具,就是因为节俭就是淡化自己对物质的追求,而强化自己灵魂的富养。

文|国学书舍


品读国学智慧,感受古人文化,体悟不一样的世界,看见不一样的人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