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羊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報道 | 公衆號 QbitAI

一邊熬夜到天明,一邊啤酒加枸杞。

朋克養生的當代青年,也難免有頭皮微涼的煩惱。

好消息、好消息,Nature發表的最新論文,帶來了生髮新希望:

由波士頓兒童醫院和哈佛醫學院主導的研究團隊,成功讓由幹細胞培養成的人造皮膚,長出了毛髮!

Nature評論稱,這一成果使人們離產生無限量的毛囊更進一步,爲治療脫髮鋪平了道路。

多能幹細胞生成含人類毛囊的皮膚

針對皮膚組織工程的研究始於1975年。

從那時起,科學家就開始將表皮和真皮細胞分離出來,在體外培養,用於皮膚移植等治療中。

但是,想要讓人造皮膚具備正常皮膚所包含的毛囊、汗腺等等附屬結構,始終是一大難點。

於是,波士頓兒童醫院和哈佛醫學院等研究機構的科研人員,嘗試利用人類多能幹細胞來解決這個問題。

體外培養

首先,研究人員採用骨形態發生蛋白4(BMP4)和轉錄因子 TGF-β 的抑制劑來處理細胞,促進皮膚表皮層生長。

接着,他們又添加了生長因子 FGF2 和骨形態發生蛋白(BMP)抑制劑,誘導真皮層形成。脂肪細胞層也在此階段形成。

細胞以球狀發育,稱作體外類器官。

在經過了70多天的潛伏期之後,體外類器官中長出了50個左右的毛囊,並最終生長出毛髮。

這些皮膚類器官具有明顯的表皮層和真皮層,併發育出了與毛囊相關的組織(如皮脂腺、神經、肌肉和脂肪),形成了近乎完整的皮膚。只是缺少免疫細胞。

這樣的實驗結果表明,這些由多能幹細胞培養出的皮膚類器官,其毛囊經歷了類似哺乳動物毛囊的形成過程。

研究人員還發現,這些皮膚類器官在基因表達上具有下巴、臉頰和耳朵皮膚的特徵。

培養140天之後,其結構與人類18周胎兒面部皮膚相似。

研究人員認爲,種種證據表明,這些類器官很可能模擬頭皮皮膚,並且通過改變細胞生長的培養條件,也可以定製化生成具有不同身體部位特徵的皮膚。

小鼠移植

在細胞培養的第140天,研究人員將皮膚類器官移植到了免疫缺陷小鼠背部。

採用免疫缺陷小鼠,是爲了避免免疫排斥反應。

55%的移植中,類器官成功長出了2-5mm毛髮。

並且,在移植中,全部類器官都能夠與小鼠表皮融合,在傷口處形成平整皮膚。形態類似於人類面部皮膚。

也就是說,這些皮膚類器官還能夠促進傷口癒合,防止疤痕形成。

什麼時候能用上?

對於這樣一項研究,Nature評論稱,這不僅爲治療脫髮鋪平道路,如果這種方法進入臨牀,對於有傷口、疤痕和遺傳性皮膚病的病人而言,也將帶來革命性的治療。

不過,從實驗室到臨牀,中間還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

比如,現在,類器官形成毛囊所需的時間較長。需要先在體外培養140天的時間,才能進行移植。這就限制了其在燒傷等治療中發揮的作用。

另外,目前生長出的毛髮還比較短,需要進一步優化培養條件。

多能幹細胞帶來的副作用——如促進腫瘤形成,也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並且,在接受****採訪時,賓夕法尼亞大學皮膚病學教授George Cotsarelis表示,目前還沒有證據表明,這些毛髮是可以循環生長的。

儘管如此,Cotsarelis教授等人仍然高度評價這一研究,認爲這篇論文是解決脫髮問題和頭髮移植的一個重要步驟,朝向“治癒”人類禿頂邁出了重要一步,極具臨牀潛力。

目前,在治療頭禿和脫髮問題上,主流的方法無外乎生髮液、植髮等。

但生髮液效果難以保證,植髮在效率和成本方面還有待進一步改善……

△上海進博會:植髮機器人

於是更多大神,或選擇了順其自然地禿,或選擇了假髮。

所以多能幹細胞培養的人造皮膚方法,或許能讓“禿如其來”的朋友,更加安心工作、熬夜和加班。(手動狗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