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珊珊三丫头爱生活、爱摄影、爱旅行、爱美食的驻足点。

人们到一座城市旅行,要认识这座城市,往往会从认识这座城市的中轴线开始,因为城市中轴线把一座城市重要的经济、历史、文化、精神、生活等等串联在一起,是一座城市的脊梁和骄傲,是许多人旅游到一座城市必到的打卡地点。珊珊三丫头这次来到清远连州旅行,连续几天奔走于城市与古村落间,决定在市区内休整一天,然后,临时决定在连州市区的“中轴线”走走。

连州的“中轴线”就在连州大道。连州大道从前的名字是人民路,在1973年开始扩建为街道,1982年建成,1993年按一级路标准再铺设,分设人行道和车道,到了这个时候,人民路已成为了连州新的商业区。2007年,人民路再度扩建,由原来的四车道扩建为宽阔笔直双向八车道,路面宽度为48米,其中机动车道为宽33米的沥青路,东面直接抵达巾峰山脚下的文化广场,西面直接抵达连州大桥,而扩建后的人民路就改了名字为“连州大道”。

因为珊珊三丫头这次的连州行,就住在连州大道周边的酒店,这天吃完早餐后,便从连州文化广场开始,一直走到纪念碑,然后再下山,沿着连州大道走到连州大桥,感受连州这座城市的发展。经过了几十年的升级改造,连州大道仿佛成了这座城市发展的缩影,非常值得慢慢品味:

第一站、连州文化广场

当珊珊三丫头走到连州文化广场的时候,发现这里非常宽阔,此时是清晨,见到许多人在文化广场晨运、散步和游玩。在广场正面竖立着一座反映连州悠久历史文化的大型汉白玉浮雕;北面有一个大型演出舞台区,南面以“湟川之水天上来”为特征的连州四水合一的大型不锈钢雕塑;东南面装设两条健身康乐长廊。此外,在广场看到有一个程控音乐喷泉,四周铺设绿化带。沿着喷泉的楼梯上去,便是巾峰山。

最吸引人珊珊三丫头的,是在广场中,有许多关于连州的历史文化介绍,连州城在南北朝刘宋元徽年间(474—476年)由刺史邓鲁开始创建,至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连州地处粤北山区,因秦始皇帝时设古道,成为秦朝南方军事要塞,至今保留“秦汉古道”,让游人为之向往。同时在唐朝人口从多而闻名,宋代有“科第甲通省”的传誉。在抗日战争岁月里,当时的广东省政府曾先后在1938年11月、1939年冬天、1941年秋天、1942年7月至8月和1944年6月五次迁来连州,“战时省会”5次迁抵,让“小广州”之名风行南粤。

第二站、连州革命烈士纪念碑

从连州文化广场沿着流水的台阶向上走,便看到“连州博物馆”,但很不巧,这天连州博物馆没有开放,珊珊三丫头只继续往上走。

然后就可以看到连州革命烈士纪念碑,始建于1958年,是为纪念连州市在历次革命斗争中牺牲的革命烈士而建,1997年扩建后迁建于现址。纪念碑坐北向南,由基座、碑座、碑身组成,外贴花岗岩瓷片,碑身上镶“连州革命烈士纪念碑”铜字,基座周围设汉白玉栏杆。连州革命烈士纪念碑被列为清远市爱国主义传统教育基地。1996年连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连州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如果连州博物馆有开放,游客们还可以一并参观,因为在博物馆内有一个连州人民革命史展览馆,以丰富的历史图片和文字资料记述了连州人民经历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最后取得胜利的展示。

第三站、巾峰山

其实在连州大道上走到连州文化广场的一路上,都可以仰望巾峰山,这座山的海拔约455米,有一个当地人告诉我,是因为这座山的形状像头巾,所以取名巾峰山。巾峰山是连州人民登山和健身的好去处,每当清晨或黄昏的时候,登上山顶,可以一览连州市区全景,“巾峰远眺”就是古连州八景之一。

近年来,连州市政府在巾峰山上安装了许多景观灯,每当夜幕下,灯光亮起,市民可以从市区观赏巾峰山景观,夜晚,远眺巾峰山,巾峰山景观与广场梯级叠彩喷泉及连州大道夜景连成一线,成为市区的又一亮丽风景。只是珊珊三丫头到连州的好几个晚上都下起了大雨,没有外出。希望以后有机会到再看看这美丽的夜色。

第四站、连州大道

从巾峰山下来,走下连州文化广场 ,就到了连州大道。这是一条非常宽阔的道路,总共有八车道,笔直的道路一直延伸至前方,一眼望不到边,仿佛延伸向很远的地方。

珊珊三丫头走在连州大道上,感觉非常舒服,对比广州的车来车往,没有拥挤,给人的感觉非常舒服。走到旺角百家超市公交车站前面的大厦前,见到一个老爷爷正在用手工编织菜篮子,他一边编着篮子一边和旁边的人闲聊,只听到他说:不靠这个赚钱,就是想干点活,有点生活寄托,打发时间啊!老人的话让我触动挺大的,他是否代表了一部分连州老人的生活,坚持着勤劳的生活状态,让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第五站、连州大桥

连州水源充足,星子河、西溪河、三江河在连州交汇,融成了流经千年的悠悠湟川。连州城就坐落在湟川河畔,市民沿河而居,河西谓为城西,河东是中心城区。两岸人口密集,往来频繁,多年来由于桥梁的缺乏,连州城东与城西之间的来往诸多不便:居民过往要走浮桥,汽车过岸则必须摆渡。直到连阳大桥建成,这情形才彻底得到改变。而连阳大桥就是连州大桥的前身。

国道 323线连州大桥,原名连阳大桥始建于1957年,1959年建筑成通车,是连州通往连南、连山、阳山和广西、湖南等地的主要通道,是当时全国少有的大跨度公路石拱桥,由于设计荷载低,2003年经测定为危桥,为确保过往车辆和行人安全,改善区域交通条件,同年6月经广东省交通厅批准立项,由连州市人民政府组织改建。

连州大桥宽33.5米,桥我306.64米,按一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又向分离式六车道,总投资5000万元,改建筑工程于2005年破土动工,20027年建成通车,并更名为连州大桥。

第六站、大云洲公园

“大云洲公园”在连州大桥底下,是清清河水中的一座绿洲。在“大云洲”的周围,有许多的绿树,让整个“大云洲”的空气非常清新,当风吹过来的时候,还能感觉到空气中夹带着阵阵花香。除了绿化好之外,“大云洲”四周是水,珊珊三丫头来到的时候,已是午后,虽然是炎热的夏天,但这里凉爽舒适。

见到市民们有的在休闲地散步,有的在打羽毛球,有的在软绵绵的草地上玩耍或聊天,有的坐在岸边享受着清凉的河风,无论是哪一种状况,都让人觉得这是一幅美丽的画面。

从连州中轴线的一边走到另一边,既让我感受到这种千年古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让我感觉连州这座山城的美,更感受到这座城市发展中展现的活动,据说,到了晚上,华灯初上,整条连州大道变得灯火辉煌,灯光也全开,让我们从另一角度感受到这个城市中轴线的繁荣和魅力。

那么,你有没有来过连州旅行?你到过连州的中轴线看过吗?喜欢这个地方吗?在连州中轴线上,你还能感受这是一座怎么样的城市?如果有机会来连州,你是否会来连州的中轴线看看?到了晚上,华灯初上,花城广场变得灯火辉煌,广州塔与西塔的灯光也全开,两座建筑交映生辉,让你充分感受到这个新城市中轴线的繁荣和魅力。

本文作者已签约快版权维权服务,转载请经授权,侵权必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