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商家損傷慘重。海鮮行業今年本來就很難了。

天下網商記者 章航英

北京疫情生變。

最近兩天,北京接連出現7名新冠肺炎病例,並且這些病例均有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活動史。

北京疾控部門對1940名該市場從業人員進行了核酸檢測,其中45人咽拭子結果陽性,另外在海淀一農貿市場中也發現1例陽性。46人尚無臨牀症狀,處在嚴密觀察之中。

消息一出,防疫警報再次拉響。部分新增病例所在的北京西城區月壇街道,疫情風險等級已升級爲中風險地區。西城區還向居民發送消息,要求去過新發地市場者與社區聯繫。

很多人還把目光瞄向三文魚——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董事長張玉璽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相關部門抽檢時從切割三文魚的案板中檢測到新冠病毒,該產品的貨源來自京深海鮮市場。

消費者紛紛拒喫三文魚,三文魚商家損失慘重。那麼,三文魚會攜帶新冠病毒嗎?三文魚還能喫嗎?

三文魚商家哭了

三文魚案板中檢測出病毒的消息一出,北京主要商超物美、家樂福等連夜下架全部三文魚。

受影響的還有日料店。目前北京已有多家日料餐廳接到大量顧客退訂,江戶前壽司、和彩放題、德川家、秋櫻等日料品牌均緊急下架三文魚及三文魚相關產品。

杭州一家日料店對天下網商表示,今天早上接到公司通知近期不提供三文魚,其他生食產品正常提供。杭州山姆會員店也表示已經在全國門店下架冰鮮三文魚類商品。

網絡上甚至流傳一個段子:原本將國產虹鱒當作進口三文魚來賣的日料店,現在也站出來承認自己以前發佈的是虛假信息。

這只是段子,但反映出一個現實:大家談三文魚色變,尤其是進口三文魚色變。多位消費者告訴記者,“近期不會去喫三文魚了”。

一家三文魚供應商負責人石女士則認爲:“三文魚是背鍋的!”

石女士說,新發地批發市場董事長一句話被渲染和誇大,現在整個三文魚行業都比較恐慌。她的公司已接到大量退訂,部分三文魚也緊急做熟食處理,但許多消費者依然不願嘗試。

她說,後續可能有大量三文魚庫存需要銷燬,損失會有大幾十萬。“這還是明面上的,連帶影響不可估量。”

“三文魚是靠鰓呼吸的,並沒有肺部的,怎麼染上新冠病毒?”石女士希望大家可以更理智,“本來上次武漢華南海鮮市場出事後,海鮮行業已經很難了。”

“三文魚是無辜的”

多位專家認爲,三文魚本身不太可能感染新冠病毒,大家不必過度反應。

國家衛健委主管的《健康報》採訪了上海公共衛生臨牀中心黨委書記盧洪洲。盧洪洲認爲,從目前官方公佈的信息看,只是在加工食材的砧板等市場環境中檢測到新冠病毒,並未提及在三文魚中檢測到病毒。因此,公衆不必恐慌。“更應該關注的是砧板,它是重點關注對象,也是溯源的關鍵。”

北京市衛健委新聞發言人高小俊還對媒體表示,新發地市場發現的40件環境陽性樣本中,有的來自三文魚案板,有的不是。

在盧洪洲看來,三文魚不是冠狀病毒的易感宿主,不太可能是傳染源。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鍾凱博士也告訴天下網商,目前冠狀病毒已知的宿主是哺乳動物,三文魚感染冠狀病毒的可能性幾乎爲零。

香港大學病毒學專家金冬雁教授接受《中國新聞週刊》採訪時同樣認爲,海鮮不太可能作爲一種傳染源,魚類作爲低等生物,魚類病毒傳染給人的情況幾乎沒有發生過。而且現在沒有證據表明病毒能夠在魚身上覆制,也就是說三文魚本身作爲病毒載體的可能性非常小。

鍾凱博士說,三文魚“攜帶”冠狀病毒和蝙蝠“攜帶”冠狀病毒是兩碼事。三文魚如果“攜帶”冠狀病毒,事實上是被沾染,被污染,而不像蝙蝠“攜帶”指“共生宿主”。“具體是污染三文魚還是污染泡沫箱或者裏面的碎冰,現在還難以確認。但可以推測的是,參與捕撈、加工、運輸、銷售等過程的人當中,可能有感染者。”

三文魚不太可能感染新冠病毒,那麼現在三文魚還能喫嗎?公開信息顯示,中國每年進口的冰鮮和冰凍三文魚約8萬噸,智利、挪威、澳大利亞等地是主要三文魚進口來源國,近幾年進口量都在不斷增加。

鍾凱博士表示,目前新冠病毒主要還是接觸傳播,如果是熟食,不會有問題;如果生食風險大一些,因爲增加了病毒接觸黏膜的機會。因此,穩妥起見,建議最近別生喫三文魚。

“對於普通消費者,主要還是強調外出採買戴口罩,回家洗手,製作食物前後也要洗手,儘量不用髒手摸眼睛、鼻子、嘴巴。提高警惕,也不要草木皆兵。”

編輯 徐藝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