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詩詞中關於農業的不在少數,其中不乏描述農民耕耘辛苦,對農民抱以同情的詩詞。像唐朝詩人李紳寫的《憫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將千年以來農民辛勤務農的場景描述的淋漓盡致。在此詩中,李紳表達了對農民勞作的同情,號召大家要節約糧食,不要讓農民的辛苦白費。這麼一首道理通俗易懂的詩,流傳甚廣,是當今教育孩子的好題材。

封建社會等級森嚴,士農工商,雖然看着農民地位僅在士之下,但妥妥的是社會最底層。和平年代,農民還可以種點糧食維持生計,一到了戰亂年代,就要賣田賣地,種的糧食只夠繳納稅收的。也不怪乎元人張養浩感嘆“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了。

古代讀書人不事農耕,他們大部分人認爲種地是很低賤的事。但晉代的陶淵明卻不這樣想,他嚮往“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田園生活。而且他不是隻有嘴上說說而已,他是真的務農,並且怡然自樂的。有詩爲證:“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除了陶淵明,唐代大詩人杜甫也很關心百姓疾苦,寫下了很多描述百姓辛苦生活和嚮往田園的詩,《爲農》是其中經典的一首。

爲農

唐代:杜甫

錦裏煙塵外,江村八九家。

圓荷浮小葉,細麥落輕花。

卜宅從茲老,爲農去國賒。

遠慚勾漏令,不得問丹砂。

創作背景:

杜甫出生在北方士族大家,小時候家境優渥,生活安定幸福。他自小聰明好學,七歲就能作詩,是當地小有名氣的神童。在少年時,杜甫深受儒家文化的薰陶,滿腦子的理想主義,秉持着“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政治主張。

成年後,杜甫屢次科舉不第,困守在長安十幾年,卻一事無成。終於在四十四的那年,接受了朝廷賜予的一個小官,得以躋身仕途。

不久之後,安史之亂爆發。杜甫一路看到戰亂導致的民不聊生,心有慼慼然。他是一個愛國愛民的人,卻不是一個能大官的人。幾經流落,杜甫來到四川成都,建造了一座草堂,世稱杜甫草堂。這首《爲農》詩,就是在草堂所作。

譯文:

(安史之亂爆發後)錦裏(成都)處在戰火之外,是一個相對和平穩定的地方。(杜甫)在江村,這裏只有八九戶人家。

(村裏的景色)圓圓的荷葉浮在水面上,小麥也輕輕的揚花。

(我)真希望能有一處住宅來養老,從此遠離長安(朝堂)。

(我)很慚愧不能像晉代的葛洪一樣,拋棄一切世俗去求仙問藥。

讀後感:

杜甫在成都的一個小村子裏,這裏安靜祥和,與戰亂的地方相比就像世外桃源一般。如果杜甫真的如詩中說想要一處宅子養老,做一個隱世之人,那他的願望是很容易實現的。

但瞭解杜甫的生平後就明白,能寫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人,怎麼可能會甘願自己一個人過着避世的生活呢?他心中懷着家國天下,他有自己的理想主張,他是跟宋代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一樣的人。

杜甫憂國憂民,他的詩被稱爲詩史,他跟李白其名,並稱“李杜”,他也是當之無愧的“詩聖”。

這首《爲農》詩,是憤世之言,他心中憤怒卻又對天下局勢無能爲力。這是他生活史轉變的一個標誌。

文/阿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