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詩》第772卷中,有一首題目爲《題龍陽縣青草湖》的絕句,作者爲唐溫如,除此之外,再無其他蛛絲馬跡。當年程千帆先生閱讀此詩時,曾專門寫文稱讚這首詩,“這位我們對其生平一無所知的詩人具有很獨特的藝術構思”,後來也有許多書籍,均收錄了此詩,並表示這首詩是晚唐詩人唐溫如唯一的傳世之作。

但其實,經過後來學者的考證,唐溫如的這首詩,並非唐詩。此詩不見於唐、宋人有關的記載,甚至連見聞極其廣博的宋人洪邁所編的《唐人萬首絕句》中,也不見這首詩,按說以這首詩的藝術水平,洪邁不可能對明珠視而不見,所以只能說明,唐溫如其人,並非唐朝人,那麼這首詩,自然也不會是唐詩了。

事實確實如此。最早收錄這首詩的,是元人的著作,但題目爲《過洞庭》,作者爲唐珙[gǒng],而在作者的小傳中又提及,唐珙,字溫如,會稽人。之後,又有更多的證據,屢屢表明,唐珙乃是元末明初的詩人,這首詩,被《全唐詩》收錄,乃是誤收。之所以會誤收,無他,只是因爲這首詩,寫得實在太好、太美,深得唐人絕句的精髓,所以便被當作唐代名篇廣泛流傳了下來。

這首詩的寫作背景,已經不得而知,但是從題目來看,應該是作者停泊青草湖時即景之作。龍陽縣在今天的湖南省,青草湖在洞庭湖的東南方,因湖中多水草而聞名,青草湖與洞庭湖相通,乃是一脈之水。

題龍陽縣青草湖唐珙西風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髮多。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

開頭兩句,寫洞庭湖白天的秋色,“西風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髮多”,風吹波動,湖面蕩起了波紋,西風彷彿將洞庭湖吹老了許多。詩人結合神話故事,傳遞出了一種深沉的歲月滄桑感,雖然只是寫秋風吹起波紋,但卻彷彿讓我們看到湖中的水草、湖邊的雜草、遠處的山草,全都由青、綠轉爲了黃、白,這景象,不就是湘君水神的滿頭白髮嘛!這種比喻,既貼切,又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據說若干年前,娥皇、女英爲了舜帝殉情而死,化作湘水、洞庭湖的水神,因悲傷而啼竹成斑,一夜白頭。這種藝術上的誇張和比喻,讓我們看到了洞庭秋色的瞬變,從而聯想到人世間的遲暮和衰頹之意,令人心生悲涼。

後兩句,寫洞庭湖的夜色和夜空,“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唐人趙嘏有名句雲:“月光如水水如天”,已經是極美的夜色了,但是唐珙在這裏,卻以全新的感覺好新奇的想象,爲我們寫出了更加美妙的夜空景色。

詩人因爲秋色太美,所以白日在船中酒喝多了,此時天色已晚,風平浪靜,洞庭湖面猶如一面大鏡子,將滿天星斗全都倒映了出來,彷彿整個夜空全都落到了水中,在這種美景下,詩人伴着美酒,進入了夢鄉之中,在夢裏,他果然乘坐着小舟,漫行在燦爛的銀河之中。妙在詩人將無形的夢,用“滿船”、“壓”等詞彙,表現得淋漓盡致,這種極富浪漫主義的色調,讓我們嚮往不已。

這首詩,爲我們描繪了一幅明淨澄澈的洞庭秋色圖,全詩充滿了浪漫主義色調,筆法清靈,想象奇特,虛實相間中,營造出了一種縹緲奇幻的意境,其新穎的構思,的確是前人少見的,如此美妙的意境,難怪深受後人的喜愛和讚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