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55

丨戳视频,在秦淮,实现“小吃自由”

疫情后的“报复性消费”清单里,街头巷尾的小吃绝对“首当其冲”,然而一场疫情过后,人们对“吃”这件事,显然更加谨慎。

经历了特殊时期,“安全饮食”成了人们的口头禅,同时也引发新一轮思考:“病从口入”绝非无稽之谈, 疫情后的食品安全尤其是街头巷尾的“小餐饮”又发生了什么改变?

我,还能有“小吃自由”吗?

在烟火小吃汇聚的秦淮河畔,我们试图找到答案。

01

冰箱的信号

腊八粥、豌豆糕,荷叶乌饭炒元宵;

糖山芋,糖芋苗,桂花酒酿小元宵;

糖粥藕,五香藕,枣泥馅心山药桃;

豆腐脑,火腿粽,金陵春卷加年糕;

茶叶蛋,鸭血汤,五香驴肉老卤干;

小刀面,大馄饨,油条水饺蒸儿糕;

什锦包,三丁包,各色烧麦和火烧;

豆沙条、马蹄糕,松子茶糕满街跑。

清代最负盛名的美食家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记录了当时南京流行的点心小吃达50余种,而其中绝大多数都能在号称“中国四大小吃群”之首的秦淮河夫子庙地区找到踪迹。

对于吃货来说,十里秦淮,八里都是小吃。

据统计,仅南京市夫子庙主景区内就有200多家小餐饮,在小餐饮尤其密集的景区里,疫后食品安全的风险如何规避?

他们的做法是,从冰箱开始。

“除了按时消毒、分流就餐、不面对面就餐等举措,我们希望夫子庙景区内的每一家餐饮店在复工前都能够完成冰箱的自查,清理有潜在隐患的过期食材。”秦淮区市场监管局夫子庙分局黄琛介绍。

夫子庙景区作为南京的代表,历年春节期间都要接待来全国各地大量的游客,小餐饮店主自然做足了准备,备下大量食材。重新复工之际,囤积了几十天的食材就成了第一个不被人重视的风险。

“消费者去店里吃饭,只能注意到看得见的环境卫生,更多隐藏的风险,需要我们一点点去攻克。”

而餐饮业主方,是意外的配合态度。

黄琛介绍,许多小餐饮业主在接到通知之后纷纷展开自查,主动将冰箱内一些临保的食材丢弃,“针对小餐饮的疫后复工申请,我们会一家家上门审核,很多家店的冰箱在我们上门时,基本已经是空的了。”

位于夫子庙主街内的鸡鸣汤包和刘姐小吃在同一天申请开业,当时门口一下来了三辆垃圾车。夫子庙鸡鸣汤包的负责人感叹,“我们最担心的不是重新购置食材的成本,如何消除食客的顾虑才是我们的头等大事。”

“就当是重新出发,不仅是食材,店内卫生、人员卫生、消防安全,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得更加严格了。”

看来“清空你的冰箱”只是一个信号,疫情过后,食品安全管理的各个方面肯定将达到一个更深的维度。

而对于商家来说,危机中寻生存,“食品安全”的保障便是突破危机的第一道入口,也将是最有效的手段。

02

食客的选择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上的古韵风情让人流连忘返,而十里秦淮河绵绵延延串起的老城南,更是于炊烟里,裹藏了一个个让人欲罢不能的味觉记忆。

穿过乌衣巷,从夫子庙主景区出来没走几步,看到长乐路上的宏伟小吃门口站了几位正在等餐的阿姨。

“点了份三鲜炒面,吃了二十几年的味道,刚好路过就想打包带走一份。”住在附近的刘阿姨说,这还是她疫情之后第一次出来买小吃。

“现在当然是在家吃得更多了,不过附近信得过的老店,肯定还是放心的。”刘阿姨说的放心,是她亲眼看到去年宏伟小吃突然歇业了一阵,店内重新装修,“虽然是老店,但是眼见地干净敞亮了很多。”

不过据夫子庙分局的李珏介绍,其实不只是“眼见”,在秦淮区开展的小餐饮综合整治活动中,为了构建更加安全的就餐环境,宏伟小吃内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排烟系统、燃气管道等等全都更换了一遍。

李珏说,老吕的店“安全得很务实”,前段时间要求进店人员间隔一米五,他就在店门口贴了一条条的胶布营造“一米五空间”,入门的地方就能看到店内工作人员每天的体温记录,“其实现在已经不要求了,但是他依然在做。”

一心只知道炒面的店主吕倪生不知道怎么样能让人更“放心”,但他清楚,隔段时间来一次的监管人员肯定知道。

老吕说,疫情后他倒是不担心大家担心安全问题不来用餐,不管是食材还是店内卫生,“眼见的安全”让他自己也有了底气。

刚刚搬到中华路533号的无名老卤面同样没有这个担忧。下午四点刚过,店里已经陆陆续续坐上了吃面的人,“过了五点,马上人就多了,上个月初开始接受外卖,到了15号开放堂食,一下就来了很多人。”店员介绍。

即使搬了新地方,“无名”老卤面依然是秦淮河沿岸最“有名”的那一家。

原来的无名老卤面在饮马巷的居民楼下,环境逼仄,消防设施几乎没有的老店在安全综合整治的建议下搬了新家。

“听说无名开门了,就速度跑过来吃,味道还是那个味道,环境倒是整洁了不少。”刚出差回到南京的小章在无名已经吃了五年,每次有事经过附近不管饿不饿都会吃上一碗。

为什么会选择这家店?

因为一如既往的好吃。

不过在老板江加林做起来的“一如既往”是每天早上亲自去市场挑选新鲜的食材,当天熬制秘制的卤料,让大家放心地吃上一碗“熟悉的味道”。

“做食物没别的,除了好吃,一要真材实料,二就是干净卫生。”

这也是每个人都能看得到的。

03

看不见的“厨房革命”

但是食品安全这件事,多的是看不见的东西。

秦淮区的小餐饮安全整治开展了近五年,辖区内近1千家无证照小餐饮店全部分类整治完成,有效规避了小餐饮行业内可能会产生的大部分安全风险,也成为南京市小餐饮整治的标杆项目,但是在秦淮区市场监管局分管食品安全工作的副局长李军看来,“这还只是一个开始。”

食品安全防控永远没有止境。

去年的12月,在最后一家无证照小餐饮关闭之后的不久,秦淮区马上开展了新一轮“小餐饮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作为区“24个安全生产专项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启了秦淮区小餐饮安全整治的全新篇章。

继续深入的小餐饮整治行动这一次将目标放在了更深层次的安全维度:针对全区所有小餐饮店铺,围绕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燃气安全等各方面的隐患进行全面排查,逐项整改。

具体说来,各街道(管委会)组织街道干部和市场监管分局、派出所等执法人员成立联合检查组,在前期小餐饮综合整治安全隐患排查的基础上,再次对辖区内小餐饮进行逐户逐项摸排,重点对小餐饮可能存在的食品安全、消防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并形成一户一档,列出隐患清单,按照每2个月为一个轮次,共组织五轮次的专项巡查和隐患整改。

“一个更理想的状态是,在此期间,我们希望秦淮区小餐饮的整体安全状况有一个‘质的改变’。”

李军说,在他看来,小餐饮的安全问题涉及方方面,很多安全隐患都隐藏在看不见的“厨房后”“墙壁内”等等,因此他希望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明厨亮灶”的前提下,每一家小餐饮的后厨都能实现“四达标”,即“环境卫生达标、个人卫生达标、餐具消毒达标、三防设施达标”。

通过一场“厨房革命”,在“看不见”的地方,让小餐饮安全实现质的改变。

在小餐饮整治行动开展的第5个年头,秦淮区的小餐饮面貌发生了翻天地步的变化:小区居民楼下恼人的油烟不见了、难以管理的小餐饮规范化了、窗明几净下重大的安全隐患消失了、一条条曾经的“美食一条街”成为了“食品安全示范街”……

尤其在2020年3月,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公示了第四批全省16家符合创建标准的“江苏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区)”,南京市秦淮区赫然在列,秦淮区食品安全各项工作尤其是特色鲜明的小餐饮安全整治被充分肯定。

但对于秦淮市场监管局来说,不管多少成绩在前,他们的任务依然没有改变:守住“安全”这条底线。

-The End-

文/排版:张晓静 黄莺

照片:杨雨桦

视频:杨雨桦、谷艺林

了解更多秦淮小餐饮↓

本文由 -新华日报·见食deep- 诚现

原创版权,欢迎转发,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