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宗年間,唐朝迎來了“開元黃金時代”,偉大的詩人杜甫對此作了詳細的描述:“回憶過去開元盛世,孝義有千家萬戶,大米肥美,玉米白,公共和私人倉庫豐富而堅實,”在唐朝的大背景下,當時的鍊鐵業得到了極大的發展,當時我們看到的最重要的國寶是開元鐵牛。

開元鐵牛是我國衆多文物中一種非常特殊的存在,一般文物都是在博物館裏精心收藏的,我們只能透過玻璃欣賞它們,然而,開元鐵牛被發現後,已對外開放31年,如果你想觸摸它,你也可以觸摸它。

看來開元鐵牛一點都不重要?事實上,情況並非如此,開元鐵牛於1989年在山西省永濟市蒲金渡遺址出土,浦錦渡自古以來就是黃河的重要渡口,許多王朝在這裏建造了浮橋,玄宗登基後,蒲州的經濟越來越繁榮,相應地,普金都變得越來越重要。

然而,如此重要的渡口,其上的竹纜和舟橋卻處於破損狀態,承載能力堪憂,當有很多車和馬的時候,那將是非常危險的,軍隊部長看不懂,他帶着紀念物向唐玄宗彙報了這一消息,唐玄宗當即予以重視,號召大家開會討論解決問題。

會議非常成功,玄宗皇帝決定聽從大家的建議:加固石堤;把竹繩改成更結實的鐵繩;然後把鐵牛鑄成電纜樁,爲什麼我們必須是鐵牛,而不是鐵馬,鐵羊,鐵獅?原來,黃河水在古代經常氾濫,《周易》說:“牛相坤,土爲土,土勝水,”

古人認爲五行相輔相成,利用土控水,在河畔鑄鐵牛,可以震懾黃河水,減少黃河水的泛濫,由於開元盛世人民資源豐富,公元725年,幾萬人花了大量的心血終於鑄成了鐵牛,他們用鐵牛拴鐵繩連接船隻,在黃河上修建了第一座固定的鐵索橋,黃河的這種自然災害已成爲一條暢通無阻的大道。

因此,開元鐵牛又稱“黃河鐵牛”,開元的鐵牛體重驚人,資料顯示,當年出土的4頭鐵牛(加上底盤和鐵柱)每頭的重量在45噸至72噸之間,這麼大的東西放在黃河邊,我不知道黃河是否會被鎮壓,但如果你看到它,你一定會覺得鐵牛和天上的神牛一樣雄偉。

開元鐵牛高約1.9米,長3米,寬1.3米,每個鐵牛後面都有一個水平鐵軸,水平鐵軸的長度約爲2.33米,用來系橋索,開元鐵牛因其無可比擬的歷史價值,在重量、技術水平、歷史悠久等方面都遠遠領先於中國,成爲世界上難以發現的珍貴文物。

然而,它也因爲特殊的材料和可怕的重量,如果我們想把鐵牛搬到另一個地方,用什麼工具把它抬起來,如何保證鐵牛在搬運過程中不被損壞,就成了一個大問題,不過,這些鐵牛隻能放在露天供遊客參觀。

鐵牛的地方守衛不嚴,但幾十年來沒人敢偷,畢竟,專家們想不出如何搬運這麼重的文物,文物竊賊怎麼能偷呢?你想在自己家裏看還是大賣?正因爲如此,開元鐵牛自出土以來一直靜靜地躺在原地,像幾千年前一樣守護着黃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