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朋友諮詢我一個問題:

因爲疫情的關係,每天進出小區都要測量體溫,卻發現每次測量結果都在36.5℃左右,家人的體溫也是如此。記得小時候生物課上講過,人的正常體溫大約是37℃,但爲什麼身邊所有人的體溫都不到37℃呢?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要涼涼了?

首先,我們要知道,常用的體溫部位是口腔、腋下和直腸,參考範圍各有不同,但總體在37℃左右。如果發現體溫略有差異,先不要慌,回憶一下是否在測體溫前有運動或者進食。再者,額頭溫度本身,受外界影響就比較大,吹風、出汗都可能影響測量結果。

再來看一下這個正常體溫37℃是怎麼來的。1851 年,一位名叫卡爾的德國醫生,收集了約2.5萬名病人的腋下體溫數據,取其平均值,首次確定了人體正常體溫爲37 ℃,這種說法一直延續至今。

近年來,許多科學家認爲人類體溫在不斷下降,37℃已經成爲歷史。日前,斯坦福大學研究團隊在生命科學期刊《eLIFE》上指出自19世紀以來,成年人的平均體溫在持續下降,不到200年間下降了0.4℃,從37℃降到36.6℃。

也許有人會問:人類的體溫爲什麼會降低呢?

回顧一下1851年人們的生活方式。1851年,還是清文宗咸豐元年,那一年洪秀全發動農民起義,建立太平天國。古代所謂“四民”,曰:士農工商。《淮南子·齊訓賦》裏說:農與農言力,士與士言行,工與工言巧, 商與商言數。1851年,要實現力、行、巧、數,普遍依靠的還是體力勞動。

科學家分析,人類體溫下降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運動。

隨着科技的發展,人們好像越來越“懶”了——喫飯靠外賣,出門就打車,洗衣服有洗衣機,洗碗有洗碗機,掃地有機器人……運動量的減少,必然會導致基礎代謝的下降,能量消耗就會減少,內臟脂肪就會增加,從而導致癌症、高血壓、糖尿病等一系列疾病。

其次,無處不在的空調,使體溫調節中樞不再敏感。

專家認爲,除了基礎代謝下降外,空調導致的出汗困難也是現代人體溫下降的一大原因。長期在空調屋裏工作和生活,下丘腦的體溫調節中樞失去了接收刺激的機會,久而久之,體溫調節中樞將對外界溫度不再敏感,從而導致體溫降低。

另外,現代人生活壓力大,皮質醇過量分泌導致肌肉分解

在壓力狀態下,人體處於應激狀態,身體會分泌一種叫“皮質醇”的激素來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但是,皮質醇是一種分解代謝激素,不僅會分解肌肉,還會促進脂肪儲存,優先把脂肪存儲於內臟,導致基礎代謝率一降再降,體溫也就隨之降低。

那麼,體溫下降,是一種進化嗎?

我們知道,進化是不定向的,有良性、劣性、中性。然而這又是相對於環境而言的,如果環境改變,原先的良性就有可能變成劣性。從免疫系統的角度來看,體溫下降也許並非好事。

蝙蝠作爲唯一能飛的哺乳類動物,因爲其飛行特性,導致其具有很快的新陳代謝(鳥類也類似),體溫很高,而且沒有散熱窗口,可以說長期處於40度的發燒狀態。免疫系統強大,很大程度上是因爲它們體溫能保持較高的40℃。能夠適應蝙蝠40℃高體溫的病毒,對其他哺乳類動物發燒的免疫機制,抵抗性強得多,可以說幾乎不起作用。

爲什麼說體溫降低,免疫力也會隨之降低呢?

血液中的白細胞具有免疫功能,白細胞可以識別體內的異物,並做出相應的免疫應答。體溫高時,血流速度快,白細胞就能更加迅速地發現體內異常,把病原體扼殺在萌芽狀態;體溫下降時,血液流速放緩,白細胞的工作效率也隨之變低,慢慢悠悠的白細胞很難在第一時間發現異物,即使發現異物,也很難迅速召集其他免疫細胞來及時消滅病原體,導致機體容易感染病毒和細菌,引發疾病。

此外,由於新陳代謝,每個人身上的細胞是會不斷變化的,有的細胞在變化過程中形成了腫瘤細胞,而良好的免疫系統,對外可以快速識別和清除病原體,對內可以及時監測並殺死腫瘤細胞。但是,如果體溫降低,免疫系統反應遲鈍,病毒、細菌、腫瘤細胞就都有了可乘之機。

所以,人類體溫在下降了0.4℃,意味着我們免疫力下降,大大提高了病毒、細菌感染和癌症的發生率。

既然清楚了問題的根源,我們能做的,就是反其道而行,通過調節日常飲食、加強體育鍛煉、不濫用空調、放鬆心態緩解壓力等方式,適當提升體溫,提高自身免疫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