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响,各单位纷纷裁员,很多劳动者就这样被列入到了裁员名单。面对突如其来的裁员通知,大部分劳动者都是手足无措的,既不知道单位裁员合不合法,更不知道该如何保护自己的权利,以及不知道如何赔偿。

首先,对于裁员,这要看公司是合法裁员和非法裁员,赔偿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一、合法性裁员

公司合法裁员是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主要包括过失性辞退、无过失性辞退和经济性裁员三种情形。劳动者由于无过失性辞退或经济性裁员被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依法可向用人单位要求经济补偿。

条件:

(1)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2)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3)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4)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具体而言,如企业因疫情影响而出现上述法条规定的情形,例如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需转产甚至破产,或存在其他情形直接导致企业与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无法继续履行等情形,企业可以依法裁减数量较多的员工。

需要走的程序:

(1)提前30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并提供有关生产经营状况的资料;

(2)提出裁减人员方案,内容包括:被裁减人员名单、实施步骤及被裁减人员的经济补偿办法等;

(3)将裁减人员方案征求工会或者全体职工的意见,并对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4)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报告裁减人员方案以及工会或者全体职工的意见并听取劳动行政部门的意见;

(5)正式公布裁减人员方案,与被裁减人员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依法依约向被裁减人员本人支付经济补偿金。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1条规定: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经济补偿计算与支付:

1、计算:一般根据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和工资标准来计算具体金额

经济补偿是指企业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一般根据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和工资标准来计算具体金额。公式为: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

《劳动合同法》第47条规定了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式:“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通俗地说,经济补偿金中的月平均工资指是劳动者根据单位所发的工资条拿到手的工资。《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27条规定,劳动合同法第47条规定的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劳动者工作不满12个月的,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

二、违法性裁员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赔偿金,赔偿金标准为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

所以,当劳动者遇到单位裁员,一定不要手足无措,沉住气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

遇到有关法律问题,可关注下方“分秒律师”直接咨询,律师迅速帮你理清思路,助你争取最大的利益!4000位律师、24小时在线、3-5分钟,100%解答您的法律困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