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胡令能的《觀鄭州崔郎中諸妓繡樣》有詩句道“日暮堂前花蕊嬌,爭拈小筆上牀描。 繡成安向春園裏,引得黃鶯下柳條。”刺繡作爲中國的傳統工藝,時刻展示着濃厚的中國韻味與中國特色。刺繡在我們現代人的傳統觀念裏,是在閒暇的時間裏,幾個婦女三五成羣,或在廳落,或在炕頭互繡互學。

手藝精湛的女子們用五顏六色的線纏繞出一個又一個美麗的圖案。

高校中文系開設刺繡課

近日,華東交通大學中文系開設了傳統技藝課程—刺繡課,課堂上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聚精會神地學習刺繡,白鵑梅、梔子花、花翎鳥,一幅幅刺繡作品的出現讓學生們體驗到了“穿針引線”樂趣,也感受到了傳統工藝的魅力,男同學們還表示,女生能做的細活男生也可以做。

據該學校的老師介紹,“開設這門課程,主要還是爲了傳承中國傳統文化,中文專業的同學不僅要掌握傳統文化中的思想,還要儘可能地掌握一些傳統技能。”

刺繡作爲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民族文化的精華,也是民族智慧的結晶,更是民族精神的象徵。

此次將刺繡這門傳統的技藝引入學校,不僅提升了校園的文化品位,豐富了學生們的校園生活,還能更好地引導學生們瞭解中國民族文化和傳承弘揚中國傳統工藝。而且引進學校之後,打破了人們傳統觀念裏對性別的偏見,刺繡現在不侷限於女生了,男生也可以自由學習了。

我國“非遺“現狀

近些年來,隨着城市化進展的不斷加快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滋生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土地正在一點一點地消失中。隨着工業時代的到來,傳統的手工藝製作失去了其優勢,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願意學習手工製品,從而許多傳統工藝面臨着無人繼承的局面。

以戲劇爲例,據不完全統計,地方戲曲劇種已由50年前的360種減少到今天的200種,而真正能夠登臺演出被我們所看到的卻只有80種。猶記得《百鳥朝鳳》的導演方勵花甲一跪,跪出了一時的熱度卻也沒能給這部劇帶來多大的收益,也可以從這看出傳統文化在當今的商業環境下難以存活。

面對漸漸遺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不少熱愛傳統文化的人士們意識到了這一點,併爲此做出了努力。

我們正爲傳承弘揚傳統文化做出努力

近幾年,有不少學校開設了傳統文化課。武漢生物工程學院開設了一門《中國刺繡與漢繡文化》的選修課;華東交通大學人文學院一堂關於特色剪紙的藝術課,讓學生們興致盎然;坊鎮鄉村少年宮將傳統刺繡,棋文化等傳統文化引進校園……

隨着科技的發展,我們生活中充斥的大多數是工業製造品,純手工製作的商品是顯得非常珍貴卻獨特的。雖然在不同時期但卻擁有同一顆熱愛傳統文化的心,所以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化能夠流傳至今。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華傳統文化不能落下。作爲華夏兒女,爲我們的傳統文化做點什麼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