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還有城管驅趕夜宵攤?

碧翰烽/文

近期,地攤經濟火了。

最先火的是成都,一時間,數萬個攤位,10萬人就業,引來人們紛紛點贊。

緊接着,地攤經濟開始火爆全國,各個城市紛紛響應,文明創建實事求是,甚至包括一些幼兒園開燒烤大排檔自救,也引來關注。

除了大城市之外,就在常德市澧縣縣城,墨池路、北苑路部分路段也設置爲夜間擺攤區域,大小城市迎來地攤時代。

正如高層所言,地攤經濟、小店經濟是就業崗位的重要來源,是人間的煙火,和“高大上”一樣,是中國的生機。

這是勤勞人們的一種自救,也是長久以來關於城市地攤的常識迴歸。

然而,令人憂慮的是,這種地攤在一些城市很可能只是權宜之計,真正想要形成常態化,恐怕還很難。因爲疫情之原因,一些人需要低成本的就業,需要解決底層生活艱難問題。疫情過後,又會怎樣。

這倒還不算什麼,關鍵是有的地方還沒有起碼的認識,不僅沒有放開地攤的行動,反而還在驅趕地攤經濟,就有些令人想不通了,難道他們所在的城市經濟繁榮?沒有遭遇到什麼困難和問題。

據媒體報道,6月1日晚間,江西萍鄉市餐飲協會會長、萍鄉市萍水相逢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周海波在門店外擺夜宵攤,被當地城管執法人員勸離,引發關注。受疫情影響企業舉步維艱,周海波很想不通。

估計這樣的地方,還不在少數,他們可能還在觀望、徘徊,可能也是熟視無睹。這究竟說明了什麼問題?

首先,一些地方城市治理理念相對滯後,缺乏底層民生、自由情懷。

曾經,有座城市的一條特色街,如今有了一些人氣,兩邊的小餐館,尤其是夜宵店比較火爆。不過,據當地領導來看,覺得檔次還是不夠,應該要更加高雅一些,以體現城市之文明大氣,如果真這樣幹,夜宵店可能就幹掉了,好在當地還有些清醒,只是說說而已。

其實,一座城市的文明在於人,在於關注弱勢羣體,關注底層民生。我們不能只是盯着精英,不能只是盯着有錢人。

像有的地方官員,長期以來習慣了招商引資,接觸的都是大項目、大老闆,過的是好日子,往往就忽視了普通的老百姓。這樣下去是會很危險的,久而久之,就可能忽視底層民生,拉開與百姓之間的距離,漸漸脫離羣衆,從而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巨大隱患。

這還只是一個方面,我們應該重視城市的自由價值,而不能一味採取管制、禁令之策,每個人都有追求財富的自由,只要在法律的規定範圍之內,除此之外,行政方面不能設定太多限制。

其次,顯示了部分地方執行力的機械性、遲滯性,思想和作爲跟不上形勢和時代。

一項政策或工作,儘管上面已經有了法規、有了文件、有了通知、有了精神,其它地方也都紛紛執行。但在有的地方卻執行不了,或者根本就不執行。

要知道,現在的政策法律透明度是比較高的,一夜之間就能傳遍大江南北,當所有人都知道了,有些地方或部門就是裝着不知道。

如果問到他們爲什麼不執行?他們一般就會從兩個方面進行回答:一是沒有看到文件;二是沒有接到上級命令。

比如上述事件當中的萍鄉經開區城管局局長在電話裏向記者表示,放開夜宵攤要等政府方面的說法,但目前還沒有看到文件,“我的領導跟我交代過,要有文件。”

這也讓我想起改革開放的年代,有的地方一直等待、觀望,缺乏敢闖敢幹之精神。

最後,也顯示了一些地方治理能力的恐慌,如何從“一禁了之”到“規範疏導”?

這是需要能力和水平的,也是需要耐心和精力的。

雖然說文明創建不考覈流動商販,但也並沒有說不考覈衛生整潔。

因此,放開地攤的時候,並不是一放了之,而是要進行規範、疏導。

至少不能造成三個大的問題:一個是衛生,不能攤販過後一地垃圾,這樣是不行的,應該要規範攤主的行爲;一個是交通,不能阻礙交通暢通,不能影響車輛和行人出行;一個是安全,除了交通安全之外,還有食品、產品、治安、消防等各種安全問題。

想一想,這都可能讓一些城市感到頭疼。像原來一禁了之,那多麼容易,看一個抓一個。現在不一樣了,既要當好管理者,還要當好服務者。當下有的城管人員已經在慢慢轉型,這就很好。

還有一個現象也值得注意,就是在對待地攤經濟的問題上,也不能過於誇大其收入或效果,要實事求是,畢竟這只是保就業民生的一種途徑而已。

真正對於地方的考驗還在於,如何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如何建立一個良好的法治環境?纔是民生就業、市場主體前行的最有力保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