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立早閒人(白馬晉一原創團隊成員)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在小說上,在戲曲上,在華夏大地上可謂是千古傳誦,經久不衰。

馬謖被斬,表面上看,最直接原因是馬謖失街亭,隴西三郡攻而復丟,導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全面潰敗。其實未必如此,最真實原因如下。

其一,樹立絕對威信。

《三國志蜀書二先主傳》記載:先主病篤,託孤於丞相亮,尚書令李嚴爲副。《三國志蜀書十劉彭廖李劉魏楊傳》記錄:三年,先主疾病,嚴與諸葛亮並受遺詔輔少主;以嚴爲中都護,統內外軍事,留鎮永安。《三國演義第八十五回:劉先主遺詔託孤兒 諸葛亮安居平五路》描繪:劉備臨終前對趙雲的囑託:朕與卿於患難之中相從到今,不想於此地分別。卿可想朕故交,早晚看覷吾子,勿負朕言。

從史書或歷史小說來看,劉備駕崩後(223年夏四月),諸葛亮雖成爲了蜀漢最大的掌權者,但外有留鎮永安的中都護李嚴的軍事牽制,內有隨軍北伐的鎮東將軍趙雲的親情看護,還有朝中元老派、荊州派、益州派和東州派四大派明爭暗鬥。特別是諸葛亮北伐時,蜀漢國內、朝廷內以及君臣民上下都未形成高度統一的意見,反倒是異議非常。爲此,趁街亭失敗之勢,借斬殺馬謖之機,無非是殺雞(馬謖)儆猴(李嚴、趙雲及除荊州派外各派系),樹立絕對威信,以此來平息整個蜀漢內部的各種對北伐的異已聲音。所以,馬謖必然要爲第一次北伐失敗承擔起主要責任。

其二,實現政治融合。

諸葛亮北伐目的,無非有三種猜測,即一是爲報先帝,以完遺願;二是不攻曹魏,蜀漢必亡;三是北伐中原,轉移矛盾。特別是第三種,對外戰爭是轉移國內矛盾的最主要手段。

衆所周知,蜀漢是劉備依靠荊州集團在蜀地建立的政權。在蜀漢朝中,派系林立,有元從派、荊州派、益州派、東州派四大派及遊離在四派之外的涼州派、降將派等小派系;在四大派中,明爭暗鬥,最核心是元老派、最得勢是荊州派、受拉攏是東州派、被打壓是益州派。諸葛亮北伐,對土生土長的益州派而言,不僅勞民傷財,還嚴重觸動了益州士族和豪強的利益。

因此,街亭之失,北伐之敗,一定要有人爲此負責。馬謖恰是最佳人選。馬謖,先是街亭之戰的蜀漢主將;再是荊州派的核心人物之一;後是諸葛亮最親密的代言人。因而,諸葛亮斬馬謖,不僅完美釋放拉攏東州派的最真誠意,還完滿實現妥協益州派的最誠善意,甚至完善切割荊州派的最實真意。所以,馬謖必然要爲今後北伐的施行排除政治障礙。

其三,完成接班過渡。

諸葛亮在建興六年(228年)北伐時,諸葛亮時年四十八歲,馬謖正是三十九歲,姜維年僅二十七歲。未獲姜維之前,諸葛亮曾經考慮將“才器過人,好論軍計”的馬謖列爲接班人。獲得姜維後,諸葛亮確認將“忠勤時事,思慮精密”的姜維作爲繼承人。畢竟姜維的綜合素質遠超過馬謖,按諸葛亮的原話“考其所有,永南(李邵)、季常(馬良)諸人不如也”。另外,姜維的年齡比馬謖小一輪,又不屬於蜀漢中任何一派。因而,借街亭失利之機,以立軍令狀之名,斬殺馬謖,無形之中爲姜維去除了諸葛亮小集團內最大的政治障礙。所以,馬謖必定要爲姜維接班讓位並讓路。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不單單斬掉馬謖的頭顱,還撇清街亭失利的責任,甚至完成一系列完美的政治目的,真正實現蜀漢“政事無鉅細,鹹決於亮”的大好局面。

筆者按:制衡,指兩方或兩方以上形成一種相互制約,保持相對平衡的狀態。諸葛亮,作爲蜀國第一次北伐的統帥,在街亭失利,北伐失敗時,不得不犧牲馬謖的性命來維護蜀國平定,朝廷安定,民心穩定。正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