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傳統文化教導我們,做事要腳踏實地,一步步如爬梯子一樣,這樣才能打下堅實的基礎,佛家許多修行,也是如此,有次第修行之分。但在佛家,有一門學問,與之不同,那就是中國的禪宗法門,禪宗有頓漸之分,禪宗六祖頓悟法門的提倡,在唐宋時期,給佛教帶來了興盛。

禪宗提倡的頓悟法門,一念悟,頓同諸佛;一念迷,就是薄地凡夫。可見,頓悟法門在迷與悟之間的差距很大,有可能在你深處逆境時,或深處各種無明煩惱時,一念之間就可以改變你的生活狀態,改變你的思想,讓你清淨自在。

禪宗的法門,講究根性之分,不同的根性,修行的次第方法不同,唯獨頓悟法門,不由言語道斷,講究心心相應。就如世尊在拈花會上,拈花示衆,與弟子迦葉尊者的破顏微笑,以心傳心,就能會心得道,代代相傳。但是,古今往來,中國史上的佛教禪門悟道高僧不少,在迷與悟之間,我們如何才能用文字言說開悟呢?

談起開悟,對於一個沒有開悟的人去言說開悟,可說是無稽之談。但是,佛教禪門,除了頓悟,還有一法門說:“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那我們如何去理解呢?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有句名言說: “人生最終的目的在於覺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於生存。”覺醒和思考,也是佛教一直以來所提倡的,好比如禪宗的禪修靜坐,也是通過思想的進步,達到“定”的境界,從而生起人們本有自在的本性,本有的智慧。

很多人認爲,禪宗的禪修靜坐,追求的是“無念”和“空”的境界。其實,無念,並非讓你無所念,就如《壇經》說的:無念法者,見一切法,不着一切法;遍一切處,不着一切處,常淨自性。”它是教導人們心不染塵,專注一念,從而得般若三昧,要得自在解脫的境界。

佛教的“空”也並非沒有,它是因爲佛陀證悟緣起的定律,讓人們懂得世間的萬事萬物本就沒有永恆不變的東西,讓我們不要有所執著,有所分別。所以,對於一個未開悟者,通過對古賢大德的言說及般若文字,大茶經更認爲,禪修靜坐在心不起分別,心不起煩惱下,思考當下的境遇,專注於一心,是解決一切當下迷離的覺醒方法。

而這種方法,就如禪宗一句名言說的“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之法。因爲生活中,我們常常遇到各種問題,事多嘈雜,如果我們一事歸一事,在禪修打坐時,用自己的各種疑問去解決當下事,通過打坐心定的狀態,更能找出最好的解決辦法。

引用一個網絡中無名者的敘述,他說:一個人要獲得這種覺醒與思考的能力,最初的源動力乃是由於懷疑,正如大文豪莎士比亞所說:“懷疑是大家必須通過的大門口,只有通過這個大門口,才能進入真理的殿堂。”

德國的哲學家阿伯拉爾說:“懷疑把我們引向研究,懷疑使我們認識了真理。”所以,小疑小悟,就如我們遇到問題,要有疑問,我們就會去探索,突然認識到真實本身,它也是一種悟;大疑大悟,就像佛陀的大疑問,從而通過修行,不斷的思考,從而證悟。如果我們對事事毫無疑問,不假思索,即不疑不悟,就難以得真實的智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