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鄂妃仙逝,順治帝福臨萬念俱灰,意欲出家。順治帝此舉,在皇室猶如平地一聲雷,在紫禁城裏炸響……

當朝皇帝出家,歷史上不是沒有先例。

南北朝時期的梁武帝蕭衍就是首位。

蕭衍是最會鬧出家,他都記不住有多少回了。

第一次是他到同泰寺舍身出家。出門時說,他要去寺廟拜佛,後來就是不走了,賴在寺廟裏非要出家,當了四天和尚,被勸回,這次被勸回。

但後面出家後,幾乎都是用錢贖回的:比如他第二次再去參加同泰寺舉行“四部無遮大會”。他脫下帝袍,換上僧衣,捨身出家,數日後由羣臣捐錢一億,向“三寶”禱告,請求贖回“皇帝菩薩”;第三次出家,這次羣臣用兩億錢將其贖回;第四次又出家,在同泰寺住了三十七天,四月十日朝廷出資一億錢贖回。

到後來,連他自己都記不清出家了幾次,還俗了幾次,反正就是反反覆覆的出家又還俗、還俗又出家這樣的鬧,倒是他出家寺廟每次賺得鉢滿盆滿的。

自梁武帝鬧過出家之後,當朝皇帝鬧出家的事還沒有過,直到時間過了1100多年以後的清朝,纔出了一位鬧出家的當朝皇帝,他是史上第二位,也是最後一位鬧出家的皇帝。

他是大清朝的第三任皇帝順治帝福臨。

順治帝對佛教的癡迷,出於一次偶然的相遇。

時間是在順治十一年(1654年),在狩獵回程途中,偶見一座新建的寺院——海會寺,他就進去休息休息,並召了寺院的住持——憨璞聰。

這個憨璞聰,可不是個簡單的人物,他是臨濟宗龍池派四世法師費隱容的法孫,又是木陳忞和尚的侄孫。他和木陳忞先後師承密雲園悟(龍池派三世法師)禪師。所以,他不僅精通佛理教義,更重要的是能言善辯。

對佛教近乎茫然無知的順治帝與憨璞聰這麼一交流,就感覺突然遇到了知音,倆人談得非常融洽,讓他對佛教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後來便常常召他人宮,經常詢問佛法大意。再後來,在憨和尚的循循善誘之下,順治對佛法大意幾乎爛熟於心。

順治十四年(1657),憨璞聰向順治帝引薦了高僧玉林琇、木陳忞等人。順治帝延請他們入宮講授佛法,還得了個“行癡”的法號。

後來,玉林琇又爲順治帝推薦了弟子茆溪森。茆溪森的學識和修養深爲順治帝敬佩,兩人常常在一起講經論禪,秉燭夜談。

而真正讓順治帝萌生出家念頭的是董鄂妃的仙逝。

董鄂妃是內大臣鄂碩之女,生於崇德四年(1639)。她容貌秀麗、儀態大方,更重要的是她知書達理、性情溫和、品行高潔、謙恭節儉,因而深受順治帝的喜愛和尊敬。

順治十四年(1657年)董鄂妃爲順治帝產下皇四子後,因皇四子不足百夭折,從而一病不起,最後於順治十七年(1660年)八月香消玉殞,年僅21歲。

董鄂妃仙逝後,順治帝一時間心灰意冷,萬念俱灰,感到人世間對他來說已經沒什麼可以留戀的了。於是他看破了紅塵,並自詩曰:“吾本西方一衲子,爲何落入帝王家?”

所以,痛不欲生的他執意要出家爲僧。禪師茆溪森好言相勸,但順治就是不聽,無奈之下只能爲順治剃光了萬千煩惱絲。

皇帝要出家爲僧,而且已經剃度。這消息在皇宮裏無疑是平地驚雷,連深居後宮一心撫育玄燁的孝莊太后,在太后和王公大臣的規勸無效後,孝莊太后使出了絕招,把茆溪森的師父玉林琇召來。

師父畢竟是師父,對付順治帝有招數。

玉林琇讓茆溪森坐在一堆乾柴上,手舉火把,對順治帝說,皇上如果不蓄髮還俗,他便將茆溪森活活燒死。

順治帝沒有辦法,只好答應蓄髮。

但他對出家爲僧仍不死心,再次向玉林琇表明出家的意願,並問道:“佛祖釋迦牟尼和禪祖達摩,不都是捨棄王位出家了嗎?”

玉林琇回答道:“佛祖和禪宗是悟立佛禪,而當今世間需要您護持佛法正義,所以,您應該繼續做好你的皇帝。”

正是這段規勸,順治帝纔回心轉意,打消掉出家的念頭,這個家總算沒有出成。但是,不久之後順治帝卻染上了天花,順治十八年(1661年)順治帝駕崩,年僅23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