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樞 經脈》中記載的經脈循行原文,第一句往往是以例如“肺手太陰之脈”、“大腸手陽明之脈”這樣的句式開頭,但是我們發現在手厥陰經的描述中,語式發生了一些變化,以“心主手厥陰心包絡之脈”來描述。

01我們如何理解“心主”呢?

在十二經脈之前是十一脈階段,即在帛書《陰陽十一脈灸經》、《足臂十一脈灸經》這樣的早於《內經》的古代文獻記載當中。在十一脈階段,心主代表的就是心和心包共行的這條路線。後來隨着哲學思想的改變,到了十二脈階段,心主這條經脈進行了拆分,將循行與病候都進行了重新組合。但是這兩條經脈都與心的功能相關。

比如,當我們彈撥腋窩下的極泉穴時,這個位置有一個明顯的肌腱和條索,用力彈撥就會出現明顯的麻電樣感向手指放射。放射到哪一個手指呢?在大多數情況下,這種感覺會放射到小指、無名指和中指,也就是我們現在的手少陰心經和手厥陰心包經的循行路線。

所以,這個現象就印證了古代的心主這條經脈就是目前的心經和心包經所共行的經脈。

解剖學表明

心包是心外面的一層包膜,其實並沒有實際的功能含義。但是古人爲了能夠讓心臟和心臟外周的環境之間有一定的區別,所以把心和心繫定爲了一個體系,然後把心包和胸中對心臟產生影響的組織器官就聯繫在了一起。

所以心包絡這個詞是特定的,是一個虛擬的含義。而且心包絡這個詞出現的比較晚,至少比“心主”出現的晚,也比“心主”演化成爲心和心包更晚。也就是說,古人先對心主手厥陰之脈進行了劃分,心主包括了手少陰和手厥陰,然後逐漸演化成爲心手少陰、心主手厥陰,然後再把心臟相關功能進行劃分,分成心和心包,對應到相應的經脈中,這就是經脈的一個歷史演化過程。

02、心包,古人認爲它有什麼功能呢?

古人認爲心是十分重要的,“心爲五臟六腑之大主”,心是五臟六腑的主宰,它不能受到邪氣的侵襲,所以有“心不受邪,受邪立死”的說法。所以,凡病邪在心,必先侵襲心包絡,也就是心包代心受邪。所以心臟早期的病變一般認爲是心包絡的病變。

比如在《靈樞 邪客篇》裏說:“諸邪之在心者,皆在於心之包絡,包絡者,心主之脈也”。我們再結合之前的描述,如果心指的是心臟以及與心臟相聯繫的血管等具象組織,那麼心包絡就是指心所居的胸中,會影響到心的節律的一些控制系統,如自主神經系統。這樣我們就能理解,心臟本身的堵塞,心臟的一些器質性病變,在影像當中所能看到的,這部分功能歸屬於心,即心主血脈的範疇。而一些自主神經的紊亂所導致的胸悶氣短,失眠多夢等神智問題,則歸結到心包絡,即心主神智的範疇。

心包絡與三焦相對應,而三焦本身也是一個虛的臟腑,我們稱其爲“氣道”,也叫“水道”。將其對應到現代解剖來說,三焦就是水液代謝系統,如淋巴系統。三焦作爲氣道,氣是虛的、是功能、是信息、是能量,可以對應到身體裏的自主神經系統。包括我們的激素、內分泌系統都在三焦的範疇之內。這樣兩兩對應的關係,也從一個方面反應了心與心包絡之間的區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