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的悶熱已經開始了,人體的“溼邪”就會出現加重的趨勢。這是因爲夏季的陽氣開始閉藏,導致人體溼氣不容易被排出,所以出現了內外溼氣交困的情況。

很多時候說到祛身體溼氣,自然而然就會想到紅豆薏米。這二種食物的搭配確實是可以起到很好的祛溼效果。但是並非所有的存在“溼邪”的身體,紅豆薏米都是有效果的。

要達到真正的祛溼效果,分清自身的溼氣類型纔是關鍵!

溼氣從中醫學角度可以分爲寒溼和溼熱。其中寒溼是溼邪與寒邪的結合,而溼熱就是溼邪與熱邪的結合。

一旦出現溼邪,對於身體的危害是非常顯而易見的。輕者是會導致出現倦容、頭暈、皮膚愛長痘。嚴重者就會出現一系列的疾病,例如感冒、關節炎、糖尿病等。

區分寒溼和溼熱,主要看這些方面。

1、看舌頭:溼熱表現爲舌苔黃而厚膩,而寒溼的舌苔則是白色,同時有厚膩。

2、看尿液:如果是寒溼入體,排出的尿液較清,但是排尿次數會有所增多。而溼熱入體的人羣,排尿顏色則是發黃,並且味道較重。嚴重者還會出現尿痛。

3、看大便:體內存在溼熱的人羣往往會有便祕和腹瀉交替出現的情況,尤其是不腹瀉的時候會有大便黏馬桶的情況。而寒溼的人僅僅是在喫了寒涼食物或者過分油膩的食物之後會拉肚子,而且小腹經常出現寒涼感。

4、看面容:溼熱的人面部容易出油、愛出痘,而寒溼的人面色較爲灰暗,眼部經常出現浮腫跡象。

5、聞氣味:寒溼人羣出汗之後一般沒有什麼味道,但是溼熱的人羣如果是出汗的話,會有較大的味道出現,甚至還會有口臭的持續。

寒溼和溼熱各有什麼注意事項?

1、寒溼的人羣,一定要避免喫寒涼的食物,儘量防寒保暖。同時可以在平時適當多攝入大棗、山藥、生薑等食物。有寒溼的人平時一方面要避開寒涼飲食,做好防寒保暖,另一方面可以適當多喫些生薑、大棗、山藥、陳皮等食物。

2、溼熱的人羣,要避免菸酒和辛辣飲食的刺激,例如辣椒等,另外注意例如羊肉這樣有大補作用的食物也是不建議多喫的。建議多喫具有清熱瀉火功效的食物,例如苦瓜、冬瓜、芹菜等。

#百裏挑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