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3月19日,著名学者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在重庆《新华日报》上发表引起朝野轰动。

毛泽东在读到《甲申三百年祭》写李自成进京后因骄傲自满和部属腐败而导致最终失败之教训时极为兴奋,连连击掌道:“好文章,好文章!”毛泽东是从政治角度来看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的,把它当作整风文件看待,警告自己决不当李自成。李自成已经成为政治家的反面教材了。

从历史学角度来看,《甲申三百年祭》远不是一篇合乎治学规范的文章,充满政治隐喻和影射史学。郭沫若把李岩、红娘子、陈圆圆这些民间传说中的人物当作确凿历史人物来写,甚至把他们写成决定李自成起义军成败的关键。把史学论文与文学创作混在一起,以假设眼光看待历史,有点不伦不类。

长期以来,郭沫若认为李自成是因为腐败而亡的观点影响很大。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顾诚明确反对这种观点,顾诚在《南明史》中写到:”大顺政权之所以站不住脚,不是因为领导层变质,失去贫苦群众的支持;恰恰相反,由于它尚未完成质变,继续执行打击官绅地主的政策,引起缙绅们的强烈不满,因而不可能稳定自己的统治区,把汉族各阶层人士结成抗清的一致势力。军事上部署的失误又导致满洲贵族得以勾结汉族官绅,构成对大顺军压倒的优势。说李自成等大顺军领导人因骄致败,是指他们目光短浅,骄傲轻敌;而决不能解释为他们骄奢淫逸。“

《米脂县志》记载说,:“明末李自成,银川驿之马夫耳。因裁驿站、饥荒,无所得食,奋臂一呼,卒至土崩,不可救!”千万不要小看下岗职工啊,随时都有可能出现一个翻天覆地的英雄人物。

崇祯二年(1629年)李自成起义,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李自成百万大军摧枯拉朽席卷天下,短短三个月就从西安打到北京城下,于三月十九日破城,崇祯帝朱由检自缢煤山,明朝灭亡。

李自成进京称帝,风光无限,可是短短四十二天,风云变幻,被吴三桂和满清军队赶出北京城,溃不成军一路狂奔,最后在九宫山居然被山民铲去半个脑袋。

李自成为什么失败?一直都是众说纷纭,各有说法。

顾诚认为,政治上,李自成等大顺军以农民利益维护者自居,执行打击官绅地主的政策,在管辖区内大搞追赃助饷,引起缙绅们的强烈不满,把业已倒向自己的官绅地主推回到敌对地位。军事上,李自成等大顺军领导人缺乏战略眼光.他几乎没有意识到清军是同自己争夺天下的主要对手。

当时还有一个客观因素不能忽视,那就是鼠疫。

《明史·五行志》记载,崇祯十六年“京师大疫,自二月至九月”。文献记载“贼过处皆大疫”,李自成的大军感染鼠疫也是很厉害的,满清的骑兵却很少被感染的,因为鼠疫经跳蚤传播,跳蚤讨厌马味,所以骑兵不易被鼠疫传染。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教授曹树基就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李自成是被迅速传染的鼠疫逐出了北京。

李自成失败的因素有多种,但是有一个问题很突出,李自成为什么得到了民心却失去了天下呢?

“得民心者得天下”,明朝灭亡李自成确实是得民心得来的,当时河南大旱,民不聊生,李自成顺应民心地提出了“均田免粮”的口号。当时有首歌谣是这样唱的:“吃他娘,穿他娘,吃着不尽有闯王,不当差,不纳粮。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迎闯王,不纳粮”,老百姓真是双手支持,李自成几个月就有了百万大军。

李自成还提出了“三年不征,一民不杀”的口号,被明朝苛捐杂税逼得走投无路的老百姓还能不支持李自成吗!

李自成给自己出了一个难题,得到了民心但是这百万大军谁来养活。李自成把目光盯在了明朝的官僚士绅,玩了一招追缴助饷。明朝灭亡,官员们争先恐后地前往大顺朝报名请求录用,他们万万没想到迎接他们的酷刑和杀戮。李自成的大顺朝一直都是采取追赃助饷的办法,严刑拷打迫使官绅交出财产,以充军费。进京以后,更是大显身手,“其输饷之数,中堂十万,部院、京堂、锦衣七万,或五万、三万,科道、吏部五万、三万,翰林 三万、二万、一万,部属而下,则各以千计矣。勋戚之家无定数,人财两尽而后已”(杨士聪:《甲申核真录》)

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在北京城破后被逮捕“索饷二十万”,再加上怒闻其爱妾陈圆圆被大将刘宗敏掠去,家仇国恨加在一起吴三桂还会投降李自成吗?

李自成的追赃助饷实际上是将明朝的官绅乃至士大夫推向大顺朝的对立面。李自成得到了民心却失去了士心和官心。士绅阶层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核心,历代统治者都要千方百计讨好利用,得士者才能得天下。

李自成没文化没眼光,看看他用的这些文臣武将就知道必输无疑。刘邦是无赖,但是会用人啊,萧何、张良,韩信包打天下。朱元璋是和尚,但是知道什么是人才啊,千方百计找儒生名士,朱升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让朱元璋平定天下。

李自成起用的大都是些下层的失意文人,水平太低没啥格局。宋献策,就是一个江湖算卦的,连个秀才都不是,但粗通文墨,“精于六壬奇门遁法及图谶诸数学”,向李自成献上“十八子主神器”的谶语讨得欢心。牛金星,举人出身,“通天官风角诸书,亦颇讲孙吴兵法”,最热衷的是让李自成当皇帝,谋取自己的权位。这两位后来都成了李自成的叛徒,投靠清朝了。至于郭沫若最喜欢的李岩,顾诚认为是个子虚乌有的人物。

牛金星和宋献策加起来都赶不上一个范文程。

清朝虽然没什么文化,但懂得用人才啊,范文程就是大清的国师,《清史稿》评价:文程定大计,左台赞襄,佐命勋最高。

范文程很早就看出李自成失败的必然性,“逼陨其主,天怒也;刑戮缙绅,士愤矣;掠民资财,淫人妻女,火人庐舍,民憾矣。”

面对清军初占北京城人心惶惶的局面,范文程提出:“官来归,复其职;民来归,复其业”,安定士心与民心才是一个朝廷巩固的关键。李自成的大顺朝把北京搞得“儒生纷纷乞考,填拥于市”,不垮台才怪。

顺治二年(1645年)南京攻下后,范文程上疏:“治天下在得民心,士为秀民,士心得,则民心得矣,今宜广其途以搜之”。

得士心得天下,李自成要是懂得这个道理还会输得这么惨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