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介紹楚國的一個賢臣——鬥榖於(wū)菟(tú)。

名字很拗口,因爲他的名字是當時楚地方言音譯過來的。

“榖”即乳的意思,“於菟”是老虎的意思。

春秋時期起名特別隨意,大家應該已經習慣了,一大堆人叫黑臀(屁股有黑色胎記)、黑肱(手臂上有黑色的胎記)。

——請注意,取這些名字的,很多都是國君、卿大夫。

鬥榖於菟,如果用意譯,就是鬥乳虎,意思是喝老虎奶長大的孩子。

從名字,我們就知道這孩子出身多坎坷。

鬥榖於菟的父親,是楚國令尹鬥伯比。

鬥伯比與自己的表妹——國公主自由戀愛,偷偷生下一子。

國夫人知道女兒的醜事之後,把這個孩子拋棄在雲夢澤。

後來,國國君打獵,看見有一隻老虎在哺育嬰兒,感到怪異又恐懼,遂將此事說與自己的夫人聽,夫人便如實相告。

於是 ,國國君就把女兒嫁給了鬥伯比。

這個喝虎乳長大的孩子,也終於有了合法的身份,回到人類社會中。

鬥榖於菟入主楚國政壇的契機,也比較曲折——正逢國家大亂。

他的前一任令尹子元,楚文王的弟弟,是個戀愛腦。當國期間,看上了楚文王遺孀——息嬀。

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桃花夫人,因美貌亡了息、蔡兩國。

子元執政之後,在息嬀所住的宮室旁修建館舍,演奏舞樂,千方百計討好這位未亡人。

沒想到息嬀不領情,說:“這種樂舞,先君是用於軍事演習的。現在令尹不用於對付仇敵,卻在我這個未亡人身旁演奏,實在莫名其妙。”

這原本是諷刺的意思,結果到了子元耳中,竟成了鼓舞之語。

於是子元沒事找事,強行發動了一場戰爭,領着六百輛戰車就去攻打旁邊的鄭國。

鄭國也很無奈啊,飛來一口大鍋,只能向各路諸侯求援。

當然,子元也不是真的想打鄭國,他只不過是沒聽懂息嬀的婉拒,急於證明自己而已。

楚軍到了鄭國的城內,數落了鄭國幾句以後,就退軍了。

然後作出一副得勝歸來的樣子,喜滋滋去向息嬀邀功,以期得到她的垂愛。

息嬀估計是仍舊沒有搭理他。

子元就索性自己搬到楚國王宮裏住。

這就過分了。

息嬀的兒子楚成王能忍?

忠於公室的臣子能忍?

子元這一系列騷操作使得楚國大亂,內政不穩,又樹敵於外,最終,國人忍無可忍,鬥榖於菟所在的若敖氏家族就出手了。

鬥班把子元殺了,鬥榖於菟被推舉成爲下一任令尹。

爲何好處落到了鬥榖於菟頭上?

因爲他在這段時間,做了一件特別高風亮節的事情——毀家紓難。自散其家業,以挽救國難。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僞復誰知?

如果故事到此即止,我們或許可以懷疑此人在沽名釣譽、以小博大、花錢買令尹位。

但鬥榖於菟上位之後的作爲,卻真的是無可指摘。

根據《國語》記載:鬥榖於菟任令尹期間,不事聚斂,但凡有財,全部散盡,身貧而憂社稷。

最艱苦的時候,是喫了上頓沒下頓。

楚成王知道此事之後,特意在朝堂上置放乾肉,讓令尹飢餓時能夠隨意取食。

此外,楚成王多次想給鬥榖於菟漲薪,但一提此事,他就辭官逃跑。

《論語》中說,鬥榖於菟三次主動辭去令尹位,讓給更賢能的人,讓位時毫無不悅之色,認認真真地把過往的工作交接給新任令尹。

不過,上述的記載,多侷限於道德層面。具道德,未必表具才幹。

那麼,鬥榖於菟的執政水平如何呢?

最直接的證據,就是楚成王時代楚國的國力。

雖然沒有太多細節性的描述,但我們知道,在齊桓公薨逝之後,中原的盟主地位迎來一場激烈的爭奪,兩位種子選手——宋襄公、楚成王,撕扯來撕扯去,最終在泓水之戰定下勝負。

就是那場宋國堅決不肯偷襲正在渡水的楚軍,然後被楚軍擊潰的著名戰役。

如果沒有晉文公異軍突起,楚國在泓水之戰後,稍微努努力,差不多就是新一任盟主了。

楚成王這個國君也是比較靠譜的,和鬥榖於菟配合得也比較默契,二人合力將楚國從亂局中扶正,一步步走到離霸主地位一步之遙的程度。

沒錯,一步之遙。

就敗在一個突然崛起的晉文公手中。

因城濮之戰戰敗,楚國先前收服的那些中原小國,一夜之間全都叛變,投入晉國的陣營。

但要注意——城濮之戰時,鬥榖於菟退位已久。他最後一次讓位,讓給了有戰功但又年輕氣盛的子玉。

鬥榖於菟當時應該是自以爲已經帶着國家走上正軌,於是把最後建功的機會交由後輩去完成。

但沒想到,後輩的一次錯誤決策,擊潰了他與楚成王多年的苦心經營。

功虧一簣。

聽讀《春秋左傳》時,很少見完全沒有污點的人物,就算是魯國“三不朽”的代表人物的臧文仲,就算是孔子心裏最喜愛最敬重的子產,都有這樣那樣被時人或後人詬病的點。

但鬥榖於菟無懈可擊。

大概能與之媲美的,得是周公旦這種級別的人物了吧。

對鬥榖於菟的記載裏面,有沒有刻意美化的成分呢?

這個問題在我看來,沒太大探討的價值。

我們當然清楚史書是有選擇地記載的。

但需要去關注的是:

因爲鬥榖於菟所在的若敖氏後期被滅族,春秋戰國乃至秦以後的人,已經沒有必要爲政治目的刻意高捧他。

換言之,對鬥榖於菟的稱讚與紀念,是一代代士人乃至百姓所真正認可的。

這就叫“人心所向”。

我們的國人,何以有很重的“明君賢相”的情結?那正是因爲早在上古,就有人做了表率。

前人做了表率,後人就有了理想。

史冊一頁頁翻過去,那些身先士卒的、鞠躬盡瘁的、心憂天下的、奮不顧身的人,如川流不息,延續出一種光輝的精神力量。

很多時候,在讀史料時,我也常常會爲幾千年前的人物陷入感動或憾恨的情緒中。

不得不承認,有些人、有些精神,確實是歷百世而不易的。

時人看他,後人看他,今人看他,得出的都是一樣的結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