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季度,受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给房地产行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成交量大幅下滑,据数据显示,2020年一季度66座大中城市成交规模不理想,总体成交套数与成交面积分别为4247万㎡、37万套,累计同比分别下滑28.6%、30.7%。虽然开局不利,但仍有不少专家表示,随着客观因素的影响逐渐减小,楼市复苏将成为未来的趋势,供需的恢复、金融政策出台等将给楼市的良性发展注入“强心剂”,到时很可能会出现“量价齐升”的情况。

楼市上涨23%,房价难道要重演2016年“一幕”?

事实上,随着人们各项生活步入正轨,前期积累的购房需求逐步开始释放,开发商的“降价保量”加上媒体的疯狂报道渲染;中介们朋友圈里更是刷屏“今年不买房,一年又白忙”的文案……在短短时间内,楼市似乎又恢复了昔日的“荣光”。根据贝壳研究院日前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18个城市“五一”期间二手房日度成交量同比增长60%左右。新房方面,全国重点36城日成交套数同比2019年五一假期增长23%,成交面积同比增长39%。

这个时候,购房者有些迷糊了,买吧,又担心这是昙花一现,刚买完就降了,不买吧,又担心房价又重演2016年“一幕”——短时间内“飙升”,其实购房者的这种“担忧”是可以理解的,但房价真的会重演2016年的“一幕”?笔者觉得这种可能性几乎不存在,原因有这几点。

1、2020年楼市“供大于求”局面已经形成,今时不同往日,房地产市场已经“过分饱和”,而且根据之前的报告显示,户均1.5套房,住房自有率96%,超40%家庭拥有两套及以上房产,真正的“刚需”是少之又少的,开发商去化压力大,房价下跌的趋势趋势明显。

2、货币政策不可能再大幅宽松,资金很难大举流入楼市。前段时间,央行再度重申“保持房地产金融政策的连续性、一致性、稳定性”,这也就意味着资金很难进入房地产,融资贷款变得非常难,这样一来,开发商们也会变得非常难受。

3、房子大涨不符合当前国家调控楼市的主基调。日前针对今年房价走势,央媒经济参考报做出了紧急回应——“房住不炒”不松 “稳定”大势不变!仅仅12个字,就明确了今年的房价走势,当然也借此告诉那些想靠房子再涨一波的投机者洗洗睡吧,毕竟就目前来看,房地产整体市场环境变了,价格再想大幅上涨几乎是难上加难。

说到底,决定楼市大局的核心因素是国家的调控,央媒已经用“12字”做了明确回复,笔者认为,当前看上去非常火爆的房地产市场亦不过是需求得到了释放,有想要买房的刚需可以放心入手了。在当前的大环境来看,房价很难再大涨,你觉得呢?欢迎下方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