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避文化,自古就是華夏文明的傳統。避諱規則,講究“尊者諱,親者諱,長者諱”。作爲國家至高無上的君主,自然是避諱的重點對象,天下的臣民在說話、寫字的時候,如果遇到了皇帝的忌諱,則要避免直接說出和寫出,而要用其他文字代替。

避諱皇帝的要求,在唐、宋、明最爲嚴格,清朝前期也爲此而興文字獄,但從清中期起要求逐漸放鬆。皇帝名字的避諱,方式有幾種。

其中之一就是要徹底避開皇帝姓名中的同音字,如唐太宗李世民的名字中就出現了「世」字,而唐太宗的名字中出現了「人」字,這種避諱最爲嚴格。

二是僅避開皇帝名號中的特定子,以同音字代替,這種要求比較寬鬆。另外還有一種就是連皇帝名裏的字都不用避諱,用到時只需“缺筆”,即用到那個字時少寫一筆,便不算犯忌。

清廷入關前,前三位皇帝努爾哈赤、皇太極、以及順治皇帝福臨,他們的名字都是滿語譯名,不存在避諱的問題。

聽說清軍入關之初,有人建議對順治皇帝的名字“福臨”避諱,但“福”字在中國的使用實在太廣泛,所以順治曾下過詔書,說“不能爲朕一人,使天下之人無福。”因而並未採納這個意見。

清初避諱皇帝名,始於康熙皇帝玄燁。清代的避諱,沿襲了前朝的避諱做法,即用與皇帝姓名相近的字改避。"玄"字改爲"避"字,"燁"字改爲"熠"。但碰到帶有“玄”字。

至雍乾時期,民間避諱皇帝的習俗與康熙時期大致相同。但是雍正一朝,雍正對於避諱這個事情特別敏感。

雍正的名字叫胤禛。首先下詔,請所有胤字輩的兄弟們改朝換代,民間避諱胤字,把“胤”字改爲“禎”字。原來,雍正的親兄弟叫胤禎,雍正將他改名爲胤禩,奪去了禎字。很明顯,由清代對於避諱皇名的規定,始於嘉慶年間。儘管此時的避諱規則仍然和以前一樣,但皇帝已經開始有意識地用生僻字做名字。

這個便民舉措,是乾隆皇帝想出來的。這一年,乾隆禪位給嘉慶,將其名“永琰”改爲“顒琰”,並規定孫輩“綿”字輩在繼承統緒的同時,也將“綿”改爲“旻”。所以後來道光即位,便改稱“旻寧”。

並且在道光即位後,又進一步簡化了民間避諱的規定,提出“避諱二字”。所謂「二名不偏諱」,即皇帝的名字只避後一個字,前面的字不避後。

所以,道光駕崩後傳給咸豐皇帝,其中,就是在其前頭這個“奕”字,民間可隨意使用,不必考慮避諱的問題。再有一句話,也不用避諱,只用缺筆。

如此一來,從那以後,經同治皇帝載淳、光緒兩朝,由於“載”字不避,“湉”字也不常用,所以到清末以後避帝之名幾乎都是形同虛設。此外,伴隨着晚清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加劇,清廷對國家的控制力越來越弱,所以再到後來,中國傳承幾千年的國諱文化,也逐漸趨於消亡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