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顆“棋子”的不同命運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揭草而起,韓信投身在項梁軍中。項柔戰死後,韓信繼續跟隨項羽,但未受重用,只是充當一名執載衛士。在這過程中,韓信曾多次向項羽獻策,均不被採納。

而才華橫溢的韓信,在歷史上第一次真正的露面,應該是在鴻門宴的前夕。當時項羽四十萬大軍,駐紮於灞上,都是精兵良將。而與項羽對峙的劉邦只有十萬大軍,且戰鬥力遠遠低於項羽。此時,雖然劉邦先進成陽,但他帶領的大軍一路所遭遇的對手,並非勁敵。而項羽後人咸陽,卻沿途所遇的都是秦軍主力部隊。

儘管如此,但按約定,應該是劉邦先項羽稱王。但劉邦依手下謀士之言,沒有自行履約,是因爲懼怕項羽的大軍進攻。這些局勢,雖然韓信當時賤爲持戟士,卻瞭然於心中。並以持戟士的低賤身份,奉勸項羽偷襲劉邦,以剷除後患。

而剛愎自用的項羽竟然喝斥韓信,多虧有范增解勸,纔沒有降罪於韓信。遺憾的是,范增雖有經世治國的雄才偉略,卻沒有伯樂知人善任的戰略人力資源眼光,才導致韓信灑淚、落恨而去。

韓信懷着荒廢了自己整個青春年華所學的卓越軍事才華,去投身於項羽的軍中,本想做一番大的事業,沒想到自己事業沒做成,卻差點把命都搭上了。他非常傷心失望,然而,他沒有放棄,轉身投奔於項羽的直接勁敵劉邦去了。

韓信見到劉邦的時候,劉邦已從鴻門宴上脫險,被封漢王(中國古代政治高級別的CEO),狀態良好。他在面試韓信時,以堂堂漢王的高姿態居高臨下,故意爲難於這一在自己眼中“不忠貞於主公(項羽)”的持戟士。他告訴韓信,只要他在一方手帕上,能夠畫上多少個兵,就讓他帶多少兵。韓信真不愧爲人才,他在那方手帕上書,“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萬”。其意是,韓信鋒芒畢露地挑明,自己的才華並非僅帶幾個兵,只有在戰場上廝殺的匹夫之勇,而是有能夠帶領千軍萬馬決勝於千里的擎天將帥之才。

劉邦雖豪言壯語:“斬白蛇起義,以三尺劍定天下。”但是這個紈絝子弟,除“心胸開闊、有容人之雅量”(這是做 一個成功之CEO的人所必須具備的品質)外,確實沒有什麼特殊的才華,他在對韓信做過背景調查後(常用的人力資源管理手法),得知韓信棄項羽來投他(“不忠")又受過胯下之辱,便一笑置之。但是爲了掩天下來投奔他的英雄豪傑之耳目,劉邦還是勉爲其難,給了韓信一個小官當。以

後來,劉邦的人力資源總監蕭何聽說韓信有才華,於是就注意上了他,結果,和韓信一接觸,便發現他果然有才華。這時,因劉邦所受封的漢國地理位置偏僻,條件艱苦,很多人都開小差偷偷逃跑了。進中

劉邦正爲這件事情煩惱,有人報告說人力資源總監蕭何不見了。劉邦大喫一驚,險些沒尿了褲子。幾天過後,蕭何來見他的直接上司,劉邦見人力資源總監歸來,悲喜交加,連忙扶他坐下,問他這幾天去了哪。蕭何不敢隱瞞,把以往的經歷一一向劉邦做了交代。

原來,因劉邦沒有重用韓信,弄得個才華出衆的韓信又含|淚離去了。蕭何得知這件事情後,憑着自己多年的從業經驗,預感到韓信絕非等閒之輩,更何況我軍與項羽開戰,老打敗仗,軍中正處用人之際。於是,蕭何來不及向劉邦請示、彙報,單槍匹馬,前去追趕韓信。所以,這纔有了後人津津樂道的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故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