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开展实践活动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必然选择。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将实践活动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相结合,能够加深小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帮助小学生丰富生活体验,加深小学生的对思想道德观念的认知。

在小学道德与法制教学中,教师要将教学的内容拓展到课外实践,结合小学道德与法制每一节课的主题,设置相关的体验、调查活动,让小学生在切身参与中去感受、体验教学内容,这样他们才会真正地明白这些知识的意义。例如,“这些是大家的”是“我们在公共场所”这一单元的第一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布置“校园公物小调查”活动,让学生走访校园,认识学校里的公物,感受公物和“我”学习、生活之间的关系,并了解公物的使用情况,发现“爱护公物”的问题,产生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通过这一实践活动,教师在引导学生在寻找和思考中探索爱护公物的方式的过程中,达到了小学道德与法制教学的教学目标[3]。综上所述,对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培养需要教师结合教学要求与小学生的基本特征来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活动。

基于新课标对小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要求与教学目标,教师可以从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几个方面入手,对小学生进行不同程度的生活化延伸教学,并及时进行实践反馈,通过课程教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来强化小学生对思想道德和法律的理解,以此来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