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开脑洞的题目,虽然听上去有些荒谬,但在回答的时候实际上也能让我们从另一个侧面重新梳理一段历史。就题目而言,我认为,即使蓝玉选择造反,也没有丝毫胜过朱元璋的可能。

在每个王朝刚刚建立之初,我们几乎都能看到一些战绩逆天的武将,这主要与这些朝代建立时所经历的动荡与战火有关。

譬如明代,就有着不少这样的“牛人”,比如常遇春,比如徐达,比如后来被剥皮灭族的蓝玉……

与徐达和常遇春相比,蓝玉的结局可以称得上惨不忍睹,常遇春和徐达虽暴病猝死,但终究泽披后人。

可蓝玉不仅本人被处以极刑,其党羽更是被捕杀殆尽,在朱元璋近乎于株连的杀戮下,这场叛国大案最终牵连人数达一万五千人。

但问题也来了,蓝玉的党羽真的有那么多么?

答案是否定的。

朱元璋在蓝玉案后,曾经下旨将所有案犯的供词集成一册,名为《逆臣录》。厚厚的一本供状材料啊,看上去似乎铁证如山,但如果仔细研究这本《逆臣录》就会发现,不少被株连的所谓“逆党”,供词其实错漏百出,就此来看,蓝玉其实并没有那么大的能量来纠结叛乱。

在古代,想要谋逆作乱到底需要什么呢?某位黄袍加身的殿前都点检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样板。陈桥兵变虽然是赵匡胤以武臣身份篡夺后周柴氏皇位,但这次篡位并不是简单地起兵谋反那么简单。

他需要先假借军情,将后周禁军部队的指挥权骗到自己的手里,然后利用自己在军中的威信,压服内部不协调的声音,反攻京师,在后周朝堂主弱臣疑的状况下抢夺皇位。

这既需要利用朝廷军制的漏洞找到合适的谋反时机,也需要用“主少国疑”来说服众人支持自己。赵匡胤虽然做到了,但对于此时的蓝玉而言,这两个条件他都不满足。

蓝玉案发生的年代是公元1393年,此时的明朝已经逐渐走向正轨,尤其是五军都督府的设立,更是成为掣肘武将擅权谋反的关键。

1380年,朱元璋改枢密院为五军都督府。所谓五军都督府,是中军、左军、右军、前军、后军都督府的简称,如果从结构上来看,相互之间没有太过明显从属关系的五军都督府,简直是一朵奇葩。对于五军都督府而言,军队的协调,战事的部署,都是问题。

但事实上这也是朱元璋的高明所在,彼此掣肘、互相制约的五军都督府,在这之后逐渐成为了兵部之下的任务执行部门,而原本被封五军都督府最高长官的徐达、常遇春等人,也逐渐丧失了原先的军权。

可以说,这一制度是确保明初功勋武将无法擅权的关键,虽然它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明朝军事指挥的连贯性,但随着兵部的介入,这一缺陷被逐渐弥补。

如此一来 ,叛乱的第一个要素就不再成立了,在五军都督府的掣肘下,蓝玉实际上已经很难调动麾下军队为他自己效命。

更加现实的问题则与朱元璋有关。

虽然蓝玉被称为当世名将,但事实上布衣天子朱元璋也不是长于深宫的守成皇帝。

宋太祖赵匡胤之所以能夺取后周天下,最大的关键不是他的个人威望,而是周世宗柴荣已死,坐在皇位上的变成了一个孩童。可以说,如果周世宗未死,赵匡胤可能会一直稳坐殿前都点检一职,直到告老还乡。

而蓝玉的问题也是如此,在朱元璋和他手下一干老臣都健在的时候,蓝玉的谋反之路其实就是一个死胡同,先不说他麾下士兵是不是会为了他去反叛明朝开国皇帝,就光是他自身的威望也难以服众。

虽然不少人认为,蓝玉是明朝不可多得的名将,但实际上他的崛起其实远远晚于元末起义时那帮勋贵。

不说徐达、常遇春这种BUG型的武将,就连朱文正、沐英这些因为与朱元璋沾亲带故而被低估的老将,也丝毫不逊色于蓝玉。

在这种情况下,就光凭蓝玉捕鱼儿海击败北元的功勋就想将明朝推翻,实在是有不自量力之嫌。

总体而言,在已经逐渐制度化的明朝朝廷权力结构下,依靠个人威望就能说服手下士兵一同谋反已经成了一种妄念,在五军都督府这一制度的掣肘下,军队的掌控权已经被朱元璋牢牢把控。

而朱元璋本人,更不是朱允炆这类长于深宫的皇帝。若蓝玉真的不顾形势执意谋反,那么明朝可能会因此而伤到一定的元气,但蓝玉本人可能会比之前死的更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