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唐朝在我國曆史上可謂是一個空前強大統一的帝國,自唐高祖李淵創世開國以來,歷經數代帝王的勵精圖治發展,到唐玄宗時期大唐王朝終於迎來了萬邦來朝的盛世場景。當然,經濟繁榮,國力強盛不僅促使物質富庶,而且文化也得到很大發展,尤其是盛唐是一個盛產錦繡華章的年代,冠絕古今的唐詩,一直被世人傳送。據不完備統計,整個唐朝時期至少產生了有名記載詩人就有兩千三百多位,近五萬多首佳作傳世。

可數量衆多的唐詩名篇,往往讓人難以全讀,爲此後世學者爲了讓中華傳統文化得以傳承,特意在公元七世紀便開始編纂唐詩選本。時至今日,在衆多選本中又以《唐詩三百首》流傳最廣、影響最大,作爲最能代表唐朝詩壇巔峯的一部代表作品,它記錄了從初唐到晚唐各個時期不同詩人的佳作。但當你細心研讀該作品後,你會驚奇地發現素有唐朝詩壇鬼才李賀的作品卻落選了。這樣一位擁有着天資才華,曾寫下諸多名篇,甚至名篇詩文都入選了我們的語文課本,可他爲什麼沒有詩被《唐詩三百首》收錄呢?

對於這個問題,首先我們還要從大詩人李賀的身世說起,據史料記載李賀出生於安史之亂後的唐德宗時期(中唐),是一個破落貴族之家,他遠祖是唐高祖李淵的叔父李亮(大鄭王),屬於唐宗室的遠支。而對於自己擁有李唐宗室高貴血統這一點,早期的李賀也是引以爲榮,在作品中多次提及此事。但實際上,經過幾代發展,到李賀父親這一代李家早已經家道中落,只能以落魄的貴族形象隱居在一個小縣城中(今河南洛陽宜陽縣)。

當時,李家落魄到什麼程度呢?其實,就連一代女皇武則天登基稱帝后,大肆殺戮李唐王室都不知道還有這樣一支皇室遠親。因此由於世遠名微,其父李晉肅也只是被僱爲“邊上從事”的小吏,領着微薄的俸祿艱難度日。最終迫於生活的窘迫,李賀在《送韋仁實兄弟入關》的詩詞中寫下了:"我在山上舍,一畝嵩磽田。夜雨叫租吏,舂聲暗交關。",描寫當時家境的困頓。家道的衰落早已經無緣富貴,再加上父親的病故,貧困的家境就更加淒涼了。爲此李賀只能通過自己的才華與勤奮,讓整個家族重振輝煌。

俗話說天生我材必有用,大詩人李賀確實是歷史上少有的天才,他自幼才思聰穎,七歲即能寫詩,且極擅長“疾書”。據史料《新唐書·李賀傳》記載:“七歲能辭章,韓愈、皇甫湜始聞未信,過其家,使賀賦詩,援筆輒變如素構,自目曰高軒過,二人大驚,自是有名。”當時,面對大文豪韓愈、皇甫緹等人質疑,少年的李賀欣然執筆寫下了一篇著名的《高軒過》驚豔全場,韓愈與皇甫湜大爲喫驚,李賀也自此名揚京洛。

天賦異稟本就讓人羨慕不已,然而李賀還非常勤勉有加,詩人李商隱就曾作《李賀小傳》記載:“恆從小奚奴,騎巨驢,背一古錦囊,遇有所得,即書投囊中。及暮歸,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見所書多。輒曰:‘是兒要當嘔出心乃已爾。’”可以說但凡有大成就的人莫不如此,最終經過努力,在李賀十五歲那年已經與當時的社會名流李益齊名,譽滿京城。

作爲一代有志青年,李賀又在十八歲時帶着自己的佳作拜謁官場巨擘韓愈,一時間《雁門太守行》迅速成爲文壇最流行的熱文,尤其是那句:“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更是被後世無數次傳唱。而正是這首千古名篇,也被蘇教版列爲語文八年級上學期第六單元誦讀與欣賞,7年級下語文版25課古詩5首之一。除此之外,李賀的《馬詩二十三首·其五》:“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也被選入五年級語文教材中。

可以說年少成名,本應是科舉及第的前奏,甚至韓愈都曾多次與其書信來往,勸其早日舉進士。然而,天有不測風雲,李賀先是爲父親服喪而晚參加科舉三年,之後又因才華出衆被人妒忌,說李賀的父親名叫李晉肅,“晉”字與“進士”之“進”同音,犯了唐代的“嫌名律”(父諱),作爲人子,他應該避諱,所以不能參加進士考試。儘管後來韓愈“質之於律”“稽之於典”,寫了一篇著名的《諱辨》來爲之辯解,終無可奈何,李賀不得不憤離試院,放棄了進士之路。

因父親的名字跟科舉犯諱,導致其未能參加進士考試,一生空有壯志卻懷才不遇,這對李賀是個不小的打擊。隨後他曾寫了不少抒憤之詩,諸如“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爲君死”等等都無不體現了他對建功報國的渴望!元和六年(公元811年),雖然憑藉皇室遠親的身份和良師益友韓愈的舉薦,得了一從九品的小官,可是升遷無望。李賀輾轉多地以求前途,甚至當過三年幕僚,可最後也還是功名未成,悲憤抑鬱之中患上重病,年僅27歲就早夭了。

李賀一生雖然短促,只活了27年,但他卻經歷着中唐德、順、憲三朝。這一時期,唐朝歷經安史之亂的浩劫,社會的各種矛盾繼續深化,緊接着河北、山東等地強藩交亂不止,朝中宦官驕橫跋扈,使得中唐的政治氣氛變得越來越沉悶,越來越令人窒息。而正是經歷了大唐由盛轉衰的過程,李賀以前滿腔的抱負,也隨着國家的衰敗逐漸老去了。因此他的詩風在這個時期開始鞭笞黑暗,也開始寫出自己內心的不滿與苦悶。

隨後在詩歌內容上李賀多是抒發懷才不遇的悲憤之情;描寫了幻想中的神鬼世界;揭露了時弊、批判統治者的荒淫昏聵等等。或許是因爲他的詩詞將社會的黑暗描寫了出來,又或者他的詩詞中總是出現神仙鬼魅,那是一個當時人們無法理解的奇怪瑰麗的夢幻世界,所以《唐詩三百首》可能是出於詩詞編選者的個人考量,才未能將這位“詩鬼”的詩詞收入其中。

最後我們要說,作爲中唐到晚唐詩風轉變期的代表人物,“詩鬼”李賀與“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佛”王維齊名,在他短短二十七年的生涯中爲唐詩創造了璀璨奪目的奇蹟。大和五年,杜牧爲已死去十五年的李賀作《李賀集序》,突出了李賀詩歌的創意。此後,李商隱又抱着極大的惋惜和同情之心爲其撰寫《李賀小傳》:“嗚呼,天蒼蒼而高也,上果有帝耶?……苟信然,則天之高邈,帝之尊嚴,亦宜有人物文采愈此世者,何獨眷眷於長吉而使其不壽耶?”

李賀是中唐時期的浪漫主義詩人,是繼屈原、李白後,中國文學史上第三位頗享讚譽的浪漫主義大詩人。他的詩作想象極爲豐富,經常應用神話傳說來託古寓今,所以後人常稱他爲詩壇“鬼才”,“詩鬼”,創作的詩文爲“鬼仙之辭”。素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只可惜天不假年,年輕的李賀27歲便悵然離世,英年早逝的他也讓中國古代文學痛失瑰寶。後世不少人都認爲,如果上天多給李賀幾年,以他的天分可取得的成就也許能與李白一較高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