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們做了一款茶,採自同片山場,上午的青葉與下午的青葉分別晾制萎凋,發現上午採摘的青葉偏果香,下午採摘的青葉偏花香。當時分析:可能是由於上午的青葉攤晾後,下午時間持續高溫,使得上午青葉款白茶萎凋程度高,偏花果香。總結:是工藝操作導致風味差異。

今年,我們採用恆溫恆溼環境,對同片山場,不同時間段採摘的鮮葉分別進行萎凋。在室溫20℃左右,溼度55%左右環境下,分別萎凋上午8點到9點採摘的鮮葉;上午9點到11點半採摘的鮮葉;下午1點到3點採摘的鮮葉;下午3點到五點採摘的鮮葉。

觀察發現,中午的青葉並篩時機比早上的鮮葉早,中午採摘的鮮葉含水量低,走水快需要提早並篩。越早的青葉,含水量越高,走水越慢,萎凋轉化程度越高,顏色越深,滋味越熟,醇熟度高;下午採摘的茶葉萎凋後,顏色更翠,更鮮爽,鮮靈度高。

茶葉在茶樹上生長,一天當中的不同時段,鮮葉含水率呈動態變化,清晨,茶葉吸收了一整夜的水分,葉片飽滿含水率高,隨着日照強度增強,茶葉蒸騰作用散發水分,促進根系中的營養物質向葉片輸送,鮮葉細胞濃度升高,含水量降低。

鮮葉採摘越靠近清晨,含水量越高,下午的鮮葉含水率低。看茶做茶,不僅要看茶葉品種,茶葉嫩度等級,茶葉山場環境,還要看鮮葉含水率等等。

不謙虛的說,“看”茶“做”茶,我們還沒入門。根據不同等級、不同品種做相應的調整從而不把茶做壞相對簡單。然而真正把茶做透做好,溫溼度的調整,並篩時機的把握,日曬程度的輕重,走水時長的把控等等,各個變量做到心中有數,做出預期的品質,還需要長期的積累與學習。

把不同的鮮葉做到風味一致,不是打堆那麼簡單,一天當中的不同時間段的鮮葉做出一致的口味,不是簡單一句看茶做茶就能做到的,或許也不可能做到,所謂“龍生九子各個不同”,或許不同時間段的鮮葉,不同等級的原料,就該有他自己的味道。何況日常做茶,我們也無法真正做到不同時間段分別製作品飲,此實驗僅是對影響茶葉品質因素的一種觀察與記錄,供我們對茶葉品質的形成因素提供參考、加深理解。

看茶做茶,分三個境界:一、看茶都一樣,原來怎麼做,一律怎麼做,例如很多空調房和萎凋槽,設置好參數,坐等成品;二、看茶都不一樣,想方設法調整操作,努力把茶做好;三、看茶就是茶,給茶最舒適的環境,讓茶呈現最自然的狀態,做出茶葉最本真的滋味。

看茶做茶,講的是原料和工藝的協調對應,做出製茶人理解中的的預期品質。白茶萎凋走水,不僅僅是水分蒸發減少的過程,白茶在萎凋過程中茶葉中的內含物質不斷降解轉化;隨着水分的遷移流動,鮮葉中自有的與轉化的可溶性物質,從葉梗向葉片輸送,從葉片內部向葉表輸送,最終呈現在一杯茶湯中。水分在白茶萎凋過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不僅參與水解作用等生化反應,同時也是物質輸送的重要載體。

真正做到看茶做茶,足夠我們用一生去參悟。

去做,去觀察,去思考,去試着理解,以茶爲師,便是在不斷的成長與進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