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之間的問題比較複雜,我們就按照夫妻感情已經破裂來看,夫妻之間完全不在乎,彼此冷漠相待,情感已無挽回的可能。只是因爲兩個孩子而勉強維持婚姻。這種情況是離婚好,還是維持表面婚姻更好呢?

我們不能爲當事人做任何決定,但是我想和大家探討幾個問題,在做出決定的時候,能夠考慮這些方面。

沒有愛的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有哪些?

01.沒有愛的家庭環境,對孩子缺失的是愛的教育

我們可能會認爲教育就是學知識、學技能,但實際上愛的教育無時無刻不影響着孩子,決定着孩子愛的形成,而這種愛的教育就源自於從小到大所處的家庭。在一個充滿愛的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孩子,也一定是一個有愛也會愛的人。

在一個沒有愛的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孩子,缺失了愛的教育,成人後往往不願意付出自己的愛,也缺乏愛他人的行爲,不會愛他人。

在家庭中,夫妻相愛對孩子的影響具有終身的積極意義。如果夫妻感情完全破裂,卻勉強維持婚姻,彼此冷漠相處,這對於孩子的負面影響也是終身的,其傷害程度要遠高於單親家庭。

我們當然願意爲孩子維持健全的家庭,但是這個“健全”的基礎一定是有愛,沒有愛何談“健全”?那隻不過是一個名存實亡的骨架而已。

02.夫妻不合的家庭中,孩子易形成畸形的婚姻觀

孩子在成長中效仿的第一對象就是父母,父母在家庭中是如何表現的,會直接影響孩子將來的家庭相處方式。他們會自然的認爲父母之間怎樣對待,就是他所認爲的夫妻相待的方式。

父母彼此恩愛,他就會體會到幸福,認爲婚姻是美好的;父母彼此冷漠,他也會體會到不幸,認爲婚姻是痛苦的。這會影響孩子的婚姻觀,讓孩子在將來不再願意走進婚姻,產生恐婚心理。

夫妻不合的家庭對孩子的另外一個影響就是,他可能會認爲正常的夫妻都是這樣的。原生家庭的影響是伴隨着孩子從小到大的,是潤物細無聲卻又浸入心脾的,一旦形成很難改變。

即使將來找到相愛的伴侶,也會受到當年父母相處方式的影響,並把那種方式帶到當下的婚姻中來。這無疑讓當下的婚姻再一次成爲犧牲品。

我們能選擇怎樣去做?

一、一對感情出現問題的夫妻,如果真的是爲了孩子着想,那就把重點放在如何解決問題,如何經營婚姻上面,想辦法爲孩子營造一個真正有愛的家庭。

如果不想爲此努力,只是在孩子面前裝作和諧相愛,在孩子面前演戲,這就本末倒置了。我想說的是,真正的相愛和裝作相愛是不同的,假裝的愛就是虛假的,一定逃不過孩子敏銳的感覺。

即使能夠騙過孩子,那他學會的也是虛假的愛。所以說,與其裝模作樣,不如嘗試重新開始。既是對孩子的負責,又是對自己人生幸福的努力。

二、如果夫妻感情確實破裂,不得不選擇離婚的話,需要我們特別處理,讓離婚對孩子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

孩子其實是堅強的,他們能夠接受父母離婚,並不是我們按照成人所想的那樣爲父母的感情惋惜。真正傷害孩子的,不是離婚這件事,而是在離婚過程中夫妻雙方的一些不恰當的做法。

01.婚姻不幸是大人之間的事,跟孩子無關,不要讓孩子背鍋。

有時候夫妻會當着孩子的面爭吵,甚至因爲孩子的事而爭執。這會讓孩子誤以爲,是他的原因造成了父母離婚,給他帶來負罪感和內疚感,這極不利於他的心理成長。應儘量在孩子面前保持理智。

02.夫妻離婚不要讓孩子有割裂感。

最好能傳遞一個信息,離婚只是爸爸和媽媽改變了一種相處方式,爸爸和媽媽與孩子的關係沒變。不要強迫讓孩子去選擇“要爸爸”還是“要媽媽”,而是告訴他,爸爸和媽媽是他永遠不會失去的人。

03.不要把雙方的怨氣轉嫁到孩子身上。

無論是因爲什麼原因,感情不好還是背叛,其中一方可能會帶有強烈的怨氣,於是就在孩子面前詆譭另一方。這樣雖然自己解氣了,甚至會讓孩子仇視對方,但這無疑也會傷害到孩子,讓孩子失去了另一方的愛。因此,要想降低離婚對孩子的影響,就不要在離婚後保持敵對關係。

04.離婚後多與孩子溝通,不要不管不顧。

離婚只是兩人的關係改變,與孩子的親子關係沒有改變。離了婚不意味着不能盡到父親或者母親的責任。改變“離婚後就不再管孩子”的觀念,離婚不是一定要使孩子成爲“單親”,他完全可以一直擁有雙親。

05.在以上幾點的基礎上,與孩子坦誠交流,傳遞真實信息。

恰當的處理與孩子的關係,根據孩子的接受情況,想辦法告訴他真相。切忌隱瞞真相或者欺騙,因爲離婚已經是既定事實,不應在他將來懂事的時候,再受一次欺騙的傷害。只要做到以上幾點,孩子一般是可以平靜接受父母離婚的。

這裏給大家貼出一個網友提供的自己的案例,內容是她如何處理離婚與孩子的關係,以及這樣處理下的結果,供大家參考:

總而言之,夫妻之間已經完全不在乎對方了,彼此冷漠相待。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是選擇離婚還是選擇維持,要弄清楚怎樣做纔是真的爲了孩子好。在此基礎上,選擇那個我們能夠做到的方式,而不是將就度日。(end)

歡迎【關注】大象生,專注解答情感、兩性、婚姻、家庭等問題。希望您在評論區留下您的觀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