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多國肉類加工廠暴發新冠疫情而停工,短期不影響國內市場)

最近,德國最大肉類加工企業通內斯和英國最大超市雞肉供貨商兩姐妹食品集團相繼暴發新冠肺炎聚集性感染,旗下肉類加工廠也因此關閉。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自今年4月以來,巴西、美國、加拿大等國多家知名食品企業也曾因相同原因關閉部分肉類加工廠。

業內分析,勞動力密集和工廠環境是使肉類加工廠頻繁“中招”的原因之一。歐美肉類加工廠的停工會引發上游養殖產業和下游銷售環節的連鎖反應,產生價格波動。目前國內凍品儲備充足,國外大型肉企的部分停工應不會在短期內影響我國肉類供應現狀。

多國肉類加工廠現聚集性感染

6月17日,承擔着德國20%肉製品供應的、德國最大肉類加工企業通內斯(Toennies)被曝發生新冠肺炎聚集性感染,截至當地時間6月20日,根據已出爐的3130份檢測結果顯示,通內斯已有1029名員工確診感染新冠病毒。通內斯表示,完全關閉肉聯廠可能需要2周時間。工廠所在地居特斯洛縣縣長阿登納稱,通內斯近7000名員工必須全部隔離。

6月18日,英國威爾士公共衛生部證實,英國最大超市雞肉供貨商兩姐妹食品集團(2 Sisters)的一家禽肉加工工廠因暴發新冠疫情停產並關閉。目前該工廠有58例確診病例,560名員工將全部接受新冠病毒檢測。

自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以來,除德國、英國外,巴西、美國、加拿大等肉類加工廠都曾因淪爲新冠肺炎疫情聚集區而暫停運轉。自今年4月起,因多名員工確診新冠肺炎,全球最大肉類加工公司JBS SA已關閉位於巴西的一家家禽工廠和位於美國的一家牛肉加工廠;美國史密斯菲爾德食品、泰森食品、嘉吉集團、荷美爾食品等食品加工巨頭也關閉了部分豬肉、牛肉或火雞加工廠;加拿大食品加工商楓葉食品,同樣停運了一家家禽工廠。

美國食品與商業工人國際聯盟報告稱,截至今年5月底,美國肉類加工產業工人中有3000多人感染新冠肺炎。而據彭博社統計,截至5月,歐洲肉類加工廠有超過1000名工人確診感染。

爲何肉類屠宰加工廠會成爲感染集中區?美國CDC報告提及,工人工作時間長,勞動力密集,都會導致感染率的上升,工廠內的低溫和強通風系統也造成了新冠病毒的高效傳播。

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副研究員朱增勇向新京報記者表示,針對新冠肺炎疫情,各國屠宰場先前都有對員工採取一定的預防措施,但“有人員流動就有傳播的可能性。此類情形與他們加工的是豬肉、禽肉還是海鮮並沒有關係,而是與當地整體的疫情防控形勢相關。”

產業集中度高更易受疫情影響

一直以來,肉類加工都在產業鏈中承擔着“承上啓下”的重要一環,肉類加工廠的停工也會使上下游產業受到波及。

對上游最主要的體現之一,就是屠宰能力下降導致的生豬壓欄。據美國國家公共電臺(NPR)今年5月報道,美國多家肉類加工廠的停工導致養豬戶手中大量生豬無處可去。伊利諾伊州豬肉生產者協會董事會成員萊曼認爲,就目前情況,美國大約有500萬到1000萬頭豬需要進行安樂死。美國農業部數據顯示,今年4月,美國生豬價格已跌到近5年平均值低位。價格走勢直至5月中下旬,美國疫情防控形勢略有好轉以及屠宰行業加強防控措施後,纔有所回升,但仍處於低位。

對於下游產業來說,美國的豬肉價格則是先跌後漲再跌,波動較大。朱增勇介紹稱,因消費受衝擊影響,4月初,美國豬肉價格曾跌至1.13美元/公斤,但在4月中下旬,受屠宰加工廠停工影響,美國豬肉產能削減了20%左右,白條豬價格迅速上漲,5月初甚至超過了5年來的平均水平,5月中旬後豬肉價格纔開始回落,從5月初的2.68美元/公斤回落至當前的1.43美元/公斤。

“相對而言,歐盟受到的疫情影響就要較美國更小一些。”朱增勇認爲,此次德國通內斯關閉工廠一事,可能會使當地豬價出現小幅提升,但對歐盟整體的豬肉價格走勢影響應該不大。數據顯示,當前歐盟的豬肉價格一直處於下跌狀態,E級豬肉批發價格已從3月中上旬的1954歐元/噸下降至6月上旬的1626歐元/噸。

爲何美國和歐盟屠宰產業受疫情影響程度各有不同?朱增勇告訴新京報記者,一方面與各國對疫情采取的不同防控措施和力度有關,另外一方面也在於雙方屠宰產業集中化程度不同。在美國,屠宰加工行業高度集中,史密斯菲爾德、JBS、泰森食品等前五大屠宰企業基本佔據美國屠宰量70%以上,所以當新冠疫情影響到整體屠宰行業,上下游的表現也較爲明顯。

短期內不會對我國造成影響

國外多家知名肉企發生聚集性感染的消息,同樣使得中國消費者對於進口食品質量產生擔憂。6月18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峯在例行發佈會上回應,進口的食品農產品應符合中國相關檢驗檢疫規定。商務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加強與相關國家的溝通協調,從源頭上管控好進口食品農產品的質量安全,保障中國消費者的健康安全。

6月18日和20日,中國海關總署發佈公告稱,已暫停德國通內斯及其分割、冷藏企業對華出口。對於已到港或即將到港的來自上述企業的產品,海關部門全部予以暫扣。而英國禽肉尚未獲得我國准入,不能向中國出口。同時,已要求英國主管部門確認其在華註冊的8家豬肉企業和2家牛肉企業,嚴格按照指南做好安全防護;如有企業出現新冠疫情,將立即向中方通報。

對於當前歐美疫情對我國肉類進口的影響,朱增勇分析,在歐盟方面,我國進口豬肉主要來自西班牙和德國等國家,當地疫情形勢可能會對我國進口有些影響。但目前海關總署披露的最新進口數據是1-4月的,具體情況還是要等5月、6月數據出來後才能得知。同時,進口肉一般會至少提前一個多月預訂,受影響情況也會延遲一個月才能體現。

而從美國農業部目前披露的對華豬肉貿易數據來看,變化已有體現。今年4月,美國輸華豬肉量的周平均值爲1.82萬噸;5月周平均值爲1.52萬噸;6月前兩週的周平均值爲1.32萬噸。

“雖然國外主要出口國對華豬肉出口數量出現變化,但短期內,並不會影響國內市場的豬肉供應情況。”朱增勇強調,2019年四季度到現在,我國凍品儲備量相對充足,而加工業、餐飲業、消費能力等都處於恢復進程中,活豬價格止跌回升的幅度也要高於豬肉價格回升的幅度。“這些都說明國內豬肉供需形勢還是在好轉,凍品庫存也是有保障的。”

疫情當下,北京的豬肉保供情況如何?6月18日,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峯在發佈會上介紹,當前北京市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總體充足,價格基本平穩。相關部門已部署投放中央儲備豬肉1萬噸,後期將根據豬肉市場運行情況,繼續適時開展儲備豬肉投放。

朱增勇告訴新京報記者,受非洲豬瘟影響,我國豬肉的調運形式已從“調豬”爲主向“調肉”爲主轉變。其中,北京背靠東北、山西、河北等幾大豬肉主產區,北京豬肉供給有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在防控疫情的背景下,消費者在製備肉製品時更要注意關鍵環節衛生。根據國家衛健委網站發佈的防護指南,買回家的生肉最好不要在水龍頭下直接沖洗,防止濺灑污染。製作過程中,要避免用手直接揉眼鼻。處理後,也需記得使用肥皂和流動水洗手至少20秒。

相關推薦
  • 多國肉聯廠暴發聚集性疫情!僅一家就803人確診,這類場所爲何成“重災區”?
  • 英國禽肉企業現新冠肺炎感染 別擔心!尚未獲得我國准入
杜嘉悅 本文來源:新京報 責任編輯:杜嘉悅_NK602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