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在三四線城市買房這件事,除非是真的有不可避免的需求,筆者一直以來的建議都是勸大家儘量不要買,爲什麼這麼說呢?最主要的一點就是現在三四線城市的房價明顯虛高,隨時都有可能出現下跌,買房面臨着巨大的房產貶值風險。例如前不久就有一位在三四線城市買房的讀者吐槽,說自己今年3月份的時候在老家縣城買了套房,結果因爲各種手續的問題一直拖到了5月份才辦完所有手續,本來準備請客熱鬧熱鬧的,結果6月初的時候開發商就宣佈降價,按照開發商給出的優惠現在買房錢能便宜20萬元!短短的3個月時間虧了20萬元,哪裏還有心情請客辦酒。

不僅是三四線城市買房會虧本,在這一輪樓市調控之後,就算是在一二線城市投資房產也極有可能虧本。投資房產會不會虧本其實就是看房價有沒有上漲,如果在投資房產之後房價出現上漲,那麼就不會虧本,反之就會虧本,而現在的樓市就是一個房價基本上沒有上漲空間的樓市!從2016年國家喊出“房住不炒”的口號之後,各種限制樓市炒作行爲的政策猶如雨後春筍般接連出現,市場房價受到供需關係的影響越來越大,而中國恰好就是一個整體供應過剩的樓市,這樣來看房價下跌纔是未來的大趨勢。一二線城市的房價雖然因爲有人口和經濟的支撐不會出現大幅度下跌,但房價也不可能出現上漲,更不要說缺乏必要人口和經濟支撐的三四線城市了。

現在三四線城市的供需關係到底是怎麼樣的呢?根據機構給出的數據顯示,從5月份以來三四線城市的庫存面積就以每週1%的速度在上漲,整體去化週期已達到了24個月!也就是說按照現在的購房消化速度來看,三四線城市的新房庫存房就足夠買兩年的了,更不要說三四線城市還存在大量的二手房庫存,可以說三四線城市的房子早就已經嚴重過剩了,在這樣的情況下三四線城市的房價不下跌纔怪。畢竟三四線城市的居民收入早就承受不起目前的房價了,之所以還能勉強維持現在的水平,純粹是因爲沒出現大規模拋售的現象,而未來在房產稅和空置稅的威脅下,三四線城市很有可能會出現大規模拋售房產的現象,到時候房價就會迎來大幅度的下跌。

也就是因爲這些原因筆者一直都不建議大家去三四線城市買房,就算要買也要等到三四線城市房價迴歸正常之後再買。那麼問題就來了,三四線城市的房價到底多少纔算正常呢?其實這一點可以從房價收入比算出來,在目前三四線城市居民收入的水平下,一套普通房子50萬元左右應該就算是一個比較合理的價格,算下來大概每平米房價在5-6000元左右。如果這樣的話,那麼全國大部分三四線城市的房價起碼要下跌一半,畢竟此前有數據顯示全國64個三四線城市房價達到了11370元/平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