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的禁宮中居然擺放了許多大缸,這種缸可不是設計或修建時,固有的如防火裝水或其它用途的,只是後來才加上的,更奇特的是後期竟堂而皇之地擺放在南書房前面廊下。南書房是什麼地方,大家很清楚,那是清朝皇上召見大臣、處理日常事務的地方,這些太監也夠膽大的。

這是一種醬缸,清朝的官員經過都是捏着鼻子走,後來有洋人見後卻說,見此物可知大清必亡。這種醬缸是怎樣一個來歷呢?說起來未免話也太長,我們無妨在此簡單地說一說。

那話兒還得從祭祀這種禮儀說起。祭祀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有着非常悠的歷史,民間祭祀大凡都是在亡親忌日,還有就是一些傳統的節日,如清明、春節等,每年的次數肯定不會太多的。但是,對於皇室則就太頻繁了。皇上、皇妃、皇后等忌日,還有太廟等的定時祭祀,每年也不知要進行多少次了。

供品在祭祀中是不可缺少的。宮中每遇節日,或各皇帝后妃之忌辰,當然都要上供祭祀,滿洲人之供品,與漢人不同,也並非如《周禮》中之規定,他們總是用一桌點心。點心這東西如今倒是好理解,也不是什麼稀罕之物,而那時北方管點心叫做餑餑,此即時名曰“餑餑桌子”。

滿清皇室的祭祀分爲兩種形式,即宮內與宮外是不同的。在宮外如祭天地、孔子等則用的是《周禮》,所有供品當然也是按照《周禮》的規定;而在宮中則採用滿人的習俗,所用供品也是按照滿人傳下來的習慣,多爲麪點之類,當然,這種名爲“餑餑桌子”的則是每祭必有了。

這種桌子,都是用點心擺成,宮中是用各樣的點心。如果外面有皇親貴戚之類的,或滿大臣,家中如遇喪事,宮中有時也會送此桌子,但點心只有一種,名曰“點子”,並不會象宮中種類之繁多了,也大凡都是皇上所賜。

這種桌子約長三尺餘,寬約二尺,所擺點心多少,也是要看規格高低了。大凡規格高的桌子是要高大一些的,當然也就擺放的點心要多。最矮者擺點心三層,高者達二十一層,每層約需點心二百餘塊。

宮中祭祀所用的點心都是大內餑餑房所造,祭祀完之後,便會分與各妃嬪、宮女、太監等食用,這個在宮中被稱作“克食”。但是,由於祭祀次數多、過於頻繁,而且每次數量也很大,大家都喫不了這許多,這樣,宮中的太監也就看到了商機。有些有地位的太監便將宮中喫不了的點心收買,收買了來用以造醬。這就是這些醬缸的來歷。

大家肯定對“香餑餑”這個詞不會陌生了,大約也是從此而來了。那時這東西比較稀罕,又因爲好喫,所以,後來人們常因某事或某人稀缺、優秀,就將其比喻爲“香餑餑”了。那時宮中的點心中都是高面、白糖、奶油等等民間少見的物品所做的,味道自然是差不了。

而正是因爲有了這些東西,造出醬來味道就特別好,太監便把此醬,送與親貴王公及大臣等等。當然不能白送,送五斤醬,至少也得賞他十兩銀子,這乃是造醬太監的一大筆收入。因爲這種醬,味道比外邊的好,且又難得,有許多人以得到此醬爲榮。內務府的官員,多與這些太監熟識,所以常買了他們的來,另送朋友。以上乃造醬的所由來。可是,這些大醬缸爲何會被擺放到南書房旁邊的呢?

既然要送人、要賣錢,造的少了肯定是不行的,光是根據宮中祭祀的這些供品,也肯定是少不了的。這種醬一造就是十缸八缸,且是常造,這許多的醬缸無處擺放。因爲南書房這個地方,從前雖爲諸王子及親王之子等讀書之所,因爲咸豐皇帝只有一個兒子,就在宮中讀書,此處遂閒置無用,於是太監遂把醬缸擺在此處。當然,後來的同治、光緒根本就沒有兒子,也就無從過問了。

清朝時期,皇帝處理政務、接見外使及大臣,通常都是在乾清宮。南書房離乾清宮雖遠,但氣味聞得也很真,偶有東南風,更是滿院難聞,而從此而過的官員也都是捏着鼻子的。這還不要緊,最失體統的,是光緒庚子以後,外國使臣常有覲見的規定,外國使臣雖然不必照中國官員早到伺候,但也須在皇帝升殿之前到達,當然須有一個地方坐着等候。

此時的南書房正空閒無用,且地點也正合式,於是,遂請外國人在此坐落等候,外國人到此,人人掩鼻。外交部帶領引見之官員,回明外交部堂官,請與軍機大臣商議,設法把此缸搬搬家。但是遷延了十幾年的工夫,始終沒有辦到。主要原因爲當時做這種營生的太監,都是西太后跟前的紅人,官員恐怕得罪了他們,他們隨時可以在西太后面前說壞話。所以一直到了宣統年間,此缸也沒有移動。

所以,那時的外交部人員,提起此事來就感覺頭疼。後來,有一個到過此地的外國人聽說此事之後,非常感慨地說:就以醬缸這件事情來說,清朝就非亡不可。其實這洋人的話可謂是一針見血。這樣一件極輕而易舉的事情,清朝的官員、皇帝都不能辦到,可見“維新”也只是一句空話,也足見晚清確實是腐朽到了極點。

參考:《清史稿》、齊如山《北平雜記》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