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作者想說的是,打敗明朝的不是滿人,也不是李自成,而是朱元璋推崇的程朱理學、是文官集團,也是朱氏皇族自身的逐步墮落和腐化。當皇族和大臣都在只爲自己家族的利益考慮處處算計時,最終的結果只能是死亡。同理,清朝在取代了明朝之後也犯了這個封建王朝的通病。如果不是此人出現,並進行了鐵血改革,清朝在康熙之後就可能完蛋了。

但此人僅僅只用了十幾年時間,就將搖搖欲墜的大清國變得國庫豐盈,政權穩固,他是如何做到的?又爲何在成功之後慘遭毒害了呢?

·欺騙後人的康乾盛世

在整個2000年的封建王朝裏,根本就不存在什麼盛世。這些,只不過是封建帝國爲自己標榜功業的宣傳而已。

當然,後代史學家如果不捧出來幾個前朝的盛世出來,又怎麼好意思捧自己的主子呢?

所謂的盛世,也不過是就那幾年皇帝沒瞎折騰,帝國沒發生大的動亂,僅此而已。

而地方災荒,局部造反,邊界摩擦還是不斷的。

就拿貞觀之治時期來說,浙江地方還發生了大規模的“陳碩貞起義”。民國所謂的黃金十五年,不也是內憂外患?

而所謂康乾盛世,和歷史上所有“盛世”一樣,都是被自己推崇出來的,都是自欺欺人的玩意。

在康熙末年,九子奪嫡,朝綱混亂,國庫空虛,人心浮動。西北草原勢力蠢蠢欲動,而南方明朝餘部也暗流湧動。

面對如此岌岌可危的局勢,居然大言不慚地稱自己爲盛世?可見歷史到底有多假吧!

我們普通人閱讀歷史不是爲了考證真假,而是爲了從中明智。

而一個人的出現徹底挽救了清朝,這個人是誰?

·一位臭名昭著的改革者

總結歷史我們就會發現,所有的改革者幾乎都沒有好下場。

商鞅、王安石、張居正、正德、天啓、雍正這些人中,從王侯到帝王,誰改革觸動保守派的利益,誰就會死無葬身之地。

而所謂的保守派,幾乎全是以文官爲代表的利益集團。

這些大家族不但把控着帝國幾乎所有的大資產,而且,他們還有話語權。

一旦改革者爲了帝國整體命運着想動了他們的奶酪,他們不但會殘忍地弄死改革者,還會編寫各種正史、野史來誹謗、污衊改革者。

正德的下西洋計劃真的不賺錢嗎?天啓向地主富商收稅錯了嗎?張居正的一鞭法不是爲帝國的長遠打算嗎?

而雍正這個改變了上千年徵稅方式的帝國又得罪了誰?雍正到底有什麼治國之寶,能力挽狂瀾,在短短十幾年之內,即收拾了老爹的爛攤子,又給兒子留下了巨大的遺產呢?

·雍正的治國三寶

在野史裏,雍正從頭到腳都壞得滴血流膿。

“禁武令”濫殺無辜、文字獄殘害忠良、弒父篡權、毒害兄弟、薄情寡恩,而又卸磨殺驢。但就是這樣一個人,卻藉着改革之手段,徹底扭轉了帝國的命運。

雍正深知改革要從上層開始,要拿那些特權階級開刀,而不是在老百姓身上動歪腦筋。

雍正強力推行的“火耗歸公”、“攤丁入畝”、“官紳一起納糧一起當差”,將帝國的統治負擔從快撐不住的窮苦百姓身上稍微轉嫁到了官員和富人身上一點點。

僅僅“攤丁入畝”這一項政策,就徹底糾正了實行了上千年“人頭稅”的弊端。爲何同爲大清人,有錢人反而繳的稅越少?

越是窮人反而交的稅越多?大地主家有幾百人,幾千畝地,但下面的人都是他的佃戶和傭人,他們反而會利用關係,將他們平均每畝上交的稅率比底層百姓還少。甚至,他們還可能一分都不交。

這樣造成的後果是什麼?是不斷地土地兼併,是越有錢的人越有錢,越窮的人越窮。

到了最後,失去的土地沒有活路的農民會流離失所,矛盾激化。

矛盾激化到一定的程度,那就必然改朝換代。而雍正的這三板斧看似簡單,卻處處都在爲底層減輕負擔。

當然,雍正這樣的做的目的並不是良心發現或搞慈善事業,他的目的是想讓愛新覺羅家族能生存更久一點。

但到底是誰害死了雍正?今天就給您揭開歷史之謎。

·雍正的死亡之謎

如果有人至今還相信雍正是被呂四娘刺殺後,並割去腦袋的人,自己就該去看看腦袋。

看看明清時代的宮廷制度,別說一個女人,就是一個蒼蠅殺過皇帝之後能跑出來嗎?

至於說雍正將傳位十四阿哥,改成了傳位於四阿哥的說法更是胡扯。如果堂堂傳位詔書這樣寫,那成過家家了。而且,傳位詔書是分滿、蒙、漢三種文字的,他怎麼同時改呢?

就算篡位,那又怎麼樣?在帝王之間,骨肉不相殘那纔是不正常的事情。這和雍正爲帝國做出的貢獻有矛盾之處嗎?

而正史對雍正的評價並不高。這其中,除了外人,乾隆對父親也沒有做出過多的美譽。

相反,在雍正暴斃當天,本來應該在外地的乾隆居然提前趕回來了。難道他早就知道雍正會死?

難道他早就預測到了在路上有人想殺他?

這一切僅僅只是巧合?還是有些人精心策劃的預謀呢?

如果不是,那麼乾隆爲何在老爹屍骨未寒之際就快速推翻了老爹的很多政策呢?

有人猜測,雍正的死很有可能是大家族聯合了乾隆共同謀劃的結果。

在這種利益交換中,他們各自拿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而犧牲的僅僅只是一個帝王。

在乾隆登基後,他對民間流傳的雍正死亡說法態度很曖昧,以及各種野史在清朝時的盛行來看,這很反常。

作爲敗家子,乾隆和康熙一樣,都是大手大腳,是極能折騰的主。

在文人眼裏,誰損害了他們的利益,誰就是千古昏君。在大家族眼裏,什麼帝國、什麼大局都不重要。

同時,也不是僅僅只有明朝的官員這樣,清朝不是如此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