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男生來說,寬厚的上半身可以讓人看起來更加強壯威猛,但遺憾的是,大部分人的骨架都比較瘦小,很難撐起衣服,於是健身成爲了很多人的選擇,然而,即便是胸背肌羣比較發達的人,從側面來看,也還是略顯單薄,這都是因爲上胸肌比較薄弱;並且,很多人在訓練上胸肌時,並不能準確的找到目標肌羣發力感,經常是手臂、肩膀先力竭,接下來,就介紹如何利用小重量訓練有效增大你的上胸肌。

上胸肌的特點

上胸肌也就是胸肌的上部,其位於鎖骨附近,與三角肌前束等肌肉相連,整體肌肉纖維走向是由鎖骨指向大臂的,末端也會與肱骨相連。從這一點來看,上胸肌發力時必然會影響到周圍的肌肉,包括胸大肌的中下部、三角肌以及手臂肌羣等,所以,對上胸肌的訓練不可能像肱二頭肌訓練那樣孤立性很強,訓練中的募集效應也比較強,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儘量把壓力都集中到上胸肌。

從功能來看,上胸肌能夠使手臂水平內收以及內旋,而練胸常用的臥推以及飛鳥等動作也是在這個基礎上演變而來的。從這一點來看,要想在訓練中充分刺激上胸肌,就要讓手臂儘可能的同時完成內收與內旋。

常見訓練動作的侷限性

上斜槓鈴臥推

臥推是大部分人都熱衷的練胸動作,它給人們帶來的訓練滿足感也是無與倫比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人在臥推過程中並沒有感受到胸肌的充分收縮,甚至肩膀以及肱三頭肌會出現先力竭的情況,在上斜槓鈴臥推中也是如此,也就是說,即便訓練者完成了上斜臥推的動作,槓鈴的重量也比較大,但這僅僅只是移動了槓鈴,提升了整體力量,上胸肌並沒有得到針對性的刺激。

除此之外,槓鈴的自由度比較低,兩側手臂必須同步運動,在最高點時,槓鈴杆限制了手臂水平內收的幅度,也就是說,即便動作再標準,相對於上胸肌來說,也只是完成了半程動作,它根本沒有達到頂峯收縮的程度;同時,在整個過程中,肩膀在矢狀面內是相對固定的,沒有外旋-內旋之間的轉換,這必然也會減少對上胸肌的刺激。

繩索夾胸

夾胸的動作模式主要是手臂的水平內收,相對於臥推來說,動作的募集效應更低,且自由度比較高,如果動作足夠標準,在訓練中上可以更容易找到上胸肌的發力感。不過,繩索夾胸的動作離散性比較大,手臂距離軀幹較遠,集中性比較差,這也是繩索夾胸訓練重量比較小的原因之一。

接下來,就介紹一種可以將手臂水平內收與內旋結合在一起的動作,雖然訓練重量可能要比上斜槓鈴臥推小一些,但對上胸肌的刺激要更好,訓練者也更容易找到上胸肌的發力感。

上斜內旋臥推

實際上,相比於上斜槓鈴臥推來說,這個動作的器械改爲了啞鈴,而啞鈴的自由度要更高,且不會出現單側發力不平衡的情況,同時,在動作的最高點,兩側相對獨立運動的方式消除了手臂無法靠近的限制,這可以讓手臂最大程度的實現水平內收,以讓上胸肌充分收縮;最重要的是,我們可以通過旋轉手臂的方式來實現外旋與內旋之間的切換。

動作步驟:

1.將訓練凳的靠背調整至45度到60度之間,太高則會讓壓力集中到肩膀上,太低又會讓壓力集中到胸肌的中下部。

2.在最低點手臂處於彎曲狀態時,反握啞鈴,即手心朝向面部,此時肩膀呈外旋狀態;在推起啞鈴的過程中,雙手由反握逐漸改爲正握,在最高點時讓手心朝向雙腿的方向。

3.在啞鈴下落的過程中,再通過旋轉手臂以讓肩膀回到外旋的狀態。

常見錯誤

1.手臂過低

很多人認爲在最低點時,手臂下放的越低就說明動作越標準,對上胸肌的刺激性就越好,但實際上,這只是表面現象,這樣做可能會削弱上胸肌的訓練效果。因爲當手臂過於下放時,手臂處於後伸狀態,此時肱三頭肌是收縮的,即便是在屈肘的情況下,而在推起啞鈴的啓動階段,壓力也會集中到肱三頭肌上。

正確動作

以肘部爲判斷標準,當手臂下放時,肘關節不要超過軀幹,此時,啞鈴距離胸肌還有大概一拳,從表面上來看,動作幅度比較小,但對於上胸肌來說,避免了很多無用功,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訓練效率。

2.肩胛骨固定

在做平板臥推時,肩胛骨下沉後縮是保證動作穩定的基礎條件之一,此時的上背部也可以作爲有力的支撐,但在上斜啞鈴臥推中,肩胛骨完全固定卻會削弱訓練效果。因爲上斜啞鈴臥推的重量要比平板臥推小的多,且更加註重上胸肌的收縮感,訓練者也更容易保持穩定;其次,如上文所說,想要最大限度的刺激上胸肌,就要使手臂儘可能的水平內收,而肩胛骨完全固定則限制了手臂內收的程度,所以,綜合來看,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肩胛骨沒有必要完全固定。

正確動作

肩胛骨始終保持下沉的姿態是非常有必要的,這可以避免聳肩的發生;在推起啞鈴的過程中,肩胛骨可以稍向前舒展,此時雙肩可以適度內扣,但幅度不應過大,並且這種輕微的變化只能是訓練者自身才能感受的,從表面上很難通過肉眼觀察到。

3.沒有起橋

臥推不起橋是很多人共有的錯誤,也不僅僅存在於上斜臥推中,這對於下背部和腰椎來說是一種傷害。因爲脊椎本身有自己的生理曲度,而當背部完全貼緊訓練凳的靠背時,曲度就不存在了,這反而會增大下背部的壓力,同時減少胸肌所承受的壓力,最重要的是,你會更難以保持穩定。

正確動作

腰腹部肌羣主動收縮,使下背部形成拱橋狀,判斷標準是下背部與訓練凳之間有肉眼可觀察到的縫隙,這可以讓壓力分散到臀部以及上背部,也可以讓你的臥推重量更上一層樓。

想要擁有完美的身材,就必須均衡發展,就拿練胸來說,如果僅僅只做一些平板類的動作,長此以往,就會造成肌力不平衡的情況,胸肌的形狀也不美觀,所以,我們要了解每一種肌肉的特點,做一些針對性的訓練,只有這樣,才能練出好身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