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此前陈春秀曾向山东理工大学申请重新入学,但学校以“无此先例”为由拒绝了她的请求。而之后他们连夜发文“将积极协调,努力帮助陈春秀实现愿望”。

什么原因让学校改口了呢?这件事带给我们那些思考呢?

1、

以“无此先例”拒绝受害者,反映出学校根本没有体会到被剥夺受教育权给学生带来的伤害,学校指标有的是,但他们之前也许根本不在乎这一个。

正是学校在入学审查资格的流程中出现纰漏,让陈某某顶替了陈春秀,这才导致陈春秀无学可上。

山东理工大学在“陈春秀被冒名顶替”一事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允许陈春秀重新入学是为了补偿、为了弥补错误,理所应当!

学校在录人这件事上有责任的,把关不严,造成冒名顶替,让不学无术的人钻了空子,破坏了社会风气,使理应上学的善良农家女遭到了不应有的待遇,学校能知错就改,虽然没有先列,但现在积极协调,努力帮助陈春秀实现愿望属于亡羊补考之举。

能知错改错,也是让人欣慰的。

山东理工大学发表“此无前例”回绝陈春秀要求重上学要求后,又改口说能帮助她进校读书,值得点赞知错就改也是一种担当,望陈同学珍惜这一迟到的机会,实现完成大学梦!

2、

白岩松在《新闻周刊》中发出“灵魂四问”:“这都是过去发生的事情,那么过去发生的还有没有现在没发现的呢?当初一路审核的绿灯又该由谁担责?仅仅造假的人被追责就够了吗?另外,一个曾经考上过大学的人难道就真的再没有上大学的机会了吗?”

要是没有白岩松老师在央视新闻谈及此事!山东理工大学能给陈春秀从新学习的机会吗?

山东理工大学,陈春秀才是你们合法的学生,应当开除顶替者的学籍之后重新入取陈春秀,并给予其免所有在校费用,在学校安排一个公寓房让陈春秀能一边学习一边照顾家庭。学校为陈春秀支出的所有费用可以让造成这一后果的所有人承担。

毕竟逝去的青春,总得找到犯错的人,让其来买单!

3、

班主任肯定知道,就读的高中更应该知道,他们要统计考上了人数,给自己学校出喜报,汇报升学率。这一切包括邮政,户籍,山东理工大学,全部都有嫌疑。那个顶替者应该平时成绩就不好。这顶替的事儿是有预谋,目标早就定好了。

也许有人会说2004年的时候,陈春秀为啥不上网查成绩,不给大学打电话?

04年家庭有电脑的不多,农村网线都没有呢,用的电话线,按一部座机一两千,一台电脑好几千,那时候农村没有这些东西。

还有就是当时农村信息闭塞,再者,陈的一家又是老实人。

对于大学16年前还是16后一所大学也许多一个或少一个学生都无所谓。但对于陈春秀就不一样了,16年后很难毕业。到时候人家大学有什么错?一下子又回到原点了,不要让陈春秀白白浪费3年钱。

上学的权利一定要给当事人,但也请当事人权衡这个年纪了是否真的适合入学,怎么样去适应学生生活,毕业后的生活如何规划,学校应该对其进行一对一帮扶。

4、去读了,会不会有后遗症?她是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不去读,又对不起自己的努力。校方迎着社会的压力,考生看着用汗水拼来的成绩。各有各难。

知错就改,是教育的基本底线。陈春秀还要支付一笔学费,经济上能承受得起吗,毕业后能找到工作吗,。

陈春秀现已成家立业。上有老下有小,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养家糊口该怎么解决?国家要不要补偿。一系列问题都要考虑进去。应该在这个基础之上圆了她的大学梦。

人生最美的16年时光就这样被耽搁了,若不是被人顶替,若不是错误的被山东理工大拒之门外,相信陈春秀会有一个不一样的人生。

我认为不仅仅是改错的问题,所有造成陈秀春事件错误的责任人,应该对其进行经济赔偿,并接受相应的法律惩罚。

十六年的青春年华已去,已为人母的春秀理应圆自己迟来的梦,社会各界应该支持关注春秀的未来。一个受害者为了一个真相,走了多少路,受了多少屈,16年后陈春秀终于证明“我是我”!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