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

文/老K

近些年,抑鬱症頻繁登上熱搜,比如某某明星又患上抑鬱症了等等,好像這些年抑鬱症患者越來越多呢?

還的確是這樣,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統計,我國患有抑鬱症的人數越來越多,目前至少有9000萬人有抑鬱症,也就是差不多十多個人中就有一人有抑鬱。

對於抑鬱症我們是又好奇又害怕,爲何有人會患上抑鬱症呢?大衆的認知觀點肯定覺得這些抑鬱症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比較差,其實的確是這樣,不過除了這個原因之外,還有很多原因所致,今天給大家聊聊。

社會因素

根據對抑鬱症患者的瞭解發現,遭受應激性事件是導致抑鬱發作的重要原因,在調查統計我們發現,抑鬱發作前約92%的患者有促發生活事件。抑鬱障礙的婦女在發病前的1年所經歷的生活事件頻度是正常人的3倍。同時還發現人們在經歷一些可能危及生命的生活事件後6個月內,抑鬱障礙發病風險增加6倍。

所以比如遇到喪偶、失業、離婚、家庭不和睦等等問題時,患上抑鬱症的風險會大大增加。另外,喪偶是與抑鬱障礙關係最密切的應激源,還有經濟狀況差、社會階層低下者易患抑鬱障礙。

個人身體因素

在觀察抑鬱症患者的主訴時我們發現,患慢性疾病如心臟病、中風、糖尿病、癌症與阿爾茲海默症的病人,得抑鬱症的幾率較高。

而且甲狀腺機能亢進也和抑鬱發作有很大關係,有時候抑鬱症即使一種疾病,它也是一個報警信號,好多重大疾病發病前也會出現抑鬱狀態。

心理因素

最近幾年原生家庭這個詞頻繁出現,其實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童年的那段時間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出現心理疾病的人,他們的童年可能也有一些陰影,有些人記得,有些人已經忘記了,但是長大之後依然會表現出來。如果童年成長的過程中遭受到事情,傷害自己的,或者是一些影響到個人性格的事情,都可能患上一些病態的人格。

還有就是認知態度,比如有些人考試考砸了,就認爲自己愚蠢至極,所以自此之後一蹶不振。但有些人考不好會認爲自己只是一時失誤,之後會總結經驗下次努力。所以不良認知態度也是造成抑鬱症的重要心理因素。研究發現,那些將負性事件歸因於自身的這部分人,更容易患抑鬱症。

生化因素

這個因素說起來比較抽象,也是目前我們藥物治療抑鬱症的理論依據。隨着最近 20 年腦成像技術的臨牀應用,現在醫生和腦科學家可以用強大的核磁共振機器觀察到一個人即時的內在大腦活動及其大腦結構。而隨着最近 10 年大腦成像數據的積累,精神病學家終於有了更可靠的方式解讀精神病相關的大腦異常活動。

左抑鬱症

這是一個抑鬱症和非抑鬱症大腦的成像對比,明顯我們看到,抑鬱症大腦要比非抑鬱症大腦在思考時暗淡很多。

在我們人腦內存在着具有調節我們情緒的幾種物質(如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五羥色胺),之所以患抑鬱症就是因爲腦內的這些物質的功能和內穩態出現失調,而藥物治療的藥理學作用就在於恢復這些系統的正常調節。

5-羥色胺一增強意志力和動機、積極性,改善情緒去甲腎上腺素一促進思考和注意力集中,增強應對壓力的能力。多巴胺一促進樂趣和享受感,是改掉壞習慣所必需的。

所以大腦神經遞質失衡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遺傳因素

有人覺得大部分精神病都和遺傳有關,所以有人就認爲抑鬱症是否也和遺傳有關呢?研究發現大約40%-70%的抑鬱症患者有遺傳傾向,但並非是絕對遺傳。跟高血壓、糖尿病一樣,父母患有抑鬱症,那麼兒女患病的可能性就會升高,高出一般人羣2-4倍,並且抑鬱症家系遺傳具有發病年齡逐代減小和疾病嚴重程度逐代增加的特徵。

但要強調一點,抑鬱症的遺傳分爲兩種,一種是基因遺傳,另一種是和行爲影響性遺傳,第一種很好理解,你父母什麼樣子你出生後攜帶他們的基因會有部分他們相似的地方。第二種遺傳可能是從小你會被父母行爲和性格影響,我們在兒童時期很容易學習父母的行爲和思考方式,如果父母就是悲觀絕望的,我們很容易也學習他們這種糟糕的思考和行爲方式。

最後給大家總結一下,其實到目前爲止抑鬱症病因與發病機制還不明確,而且也無明顯的體徵和實驗室指標異常,概括的說是遺傳、生物、心理、社會(文化)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

因此,抑鬱症的治療並非是單純的藥物治療,而是藥物治療結合物理治療、心理治療及其他治療方式的綜合性治療。#百裏挑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