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的心學,被譽爲“夜裏的燭光”,是對“心”的探索最爲深刻的學問,據學者評價稱“達到了空前的高度。“真三不朽”,爲人們對其一生在立德、立功、立言三個方面的高度概括。那麼,他是怎樣維護自己的內心世界,並且得到後人如此高的讚譽,神聖如燈塔,這位聖賢高在何處!看能否獲得什麼啓發,在自己的內心溝通交流一下。

心學作爲儒學的一門學派,爲歷代儒學推崇。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顥開其端,南宋陸九淵則大啓其門徑,而與朱熹的理學分庭抗禮。到了明朝,陳獻章實現了由理學向心學的轉變,成爲儒學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陳獻章之後,湛若水和王陽明爲代表人物,湛若水提出其心學宗旨“隨處體認天理”,而王陽明提出心學的宗旨在於“致良知”,至此心學開始有清晰而獨立的學術脈絡。

王陽明提倡的“致良知”,是從自己內心中去尋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萬物,人秉其秀氣,故人心自秉其精要。他的名言是:“人胸中各有個聖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王陽明四句教》:“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爲善去惡是格物。”這是心之本體的“哲學化”,也是心學最不同於其他儒學者,在於其強調生命的過程。靠格物致知 ,即“知行合一”。心中有天理,無私心,就好比世間有規矩,有規律,有規矩就能丈量世間萬物的方與圓。

王陽明一般稱爲王守仁,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出身於浙江餘姚一個顯赫的家庭,父親王華是成化十七年(1481年)狀元,官至南京吏部尚書。王陽明天生有特殊的氣質。據說他的母親懷孕十四個月才分娩,5歲仍不會說話,但已默記祖父所讀過的書。弘治二年(1489年),王陽明拜謁婁諒,學習“格物致知”之學。弘治十二年(1499年)中進士入仕。隨後因受宦官劉瑾迫害,父子皆被貶,王陽明還遭劉瑾追殺等坎坷經歷。王陽明終因平叛有功覆被重用。

心是身體和萬物的主宰,當心靈安定下來,不爲外物所動時,本身所具備的巨大智慧便會顯露出來。王陽明並非天生內心強大,而是在逆境中修煉,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好。王陽明在治理南贛期間,推行《南贛鄉約》,倡導鄉民在家則遵孝悌之義,循禮儀之規,揚文明之風;在鄉則相助相恤、勸善戒惡講信修睦、息訟罷爭,開啓了當地以道德教化實現鄉村治理的先河,影響後世很深在他看來,小至族箴家規,大至治國理政,其核心理念並無二致,這就是知行合一致良知,明德親民止至善。

心即理,強調人的主體性,要求人們對自己的人生負責,自覺做一個有道德的人。“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練,見諸客觀實際。知行合一,主張思想意識對於實踐行動的決定性,要求人們在“一念發動處”就要爲善去惡。知必然要表現爲行,不行則不能算真知。王陽明認爲,“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致良知”即是在實際行動中實現良知,知行合一。 “致良知”是王陽明心學的本體論與修養論直接統一的表現。心之所達,理隨心至。王陽明心學的硬核就是八個字:此心具足,不假外求!

王陽明寫給長子正憲的家書《示憲兒》,便是王陽明著名的教子家訓,三字一句,言簡意賅,語重心長地告誡子女怎麼去做人,如何做個好人。在今天浙東餘姚姚江兩岸一一王陽明的故鄉,王氏後人仍然牢記着重孝悌、勤讀書、致良知、做良士的諄諄教誨,並視之爲這個家族安身立命的旨要與規範,代代傳承。孩子們仍然會朗朗背誦:“幼兒曹,聽教誨:勤讀書,要孝弟;學謙恭,循禮義;節飲食,戒遊戲;毋說謊,毋貪利”

王陽明曾說:“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發便是意,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其名言:“無論身處什麼時候,無論外界有多少監督,沒有人能替你看顧你的內心——除了你自己。”國學大師錢穆說,他最佩服的三個人,即諸葛亮、王陽明、曾國藩——這三人均是文武雙全達到極致者。什麼叫修煉!在你生命的過程之中。(文/蔡駟 ) (圖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