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節中,聞櫻桃醉記述了1799年,俄國名將蘇沃洛夫率領俄奧聯軍橫掃不久前被拿破崙征服的意大利,連戰連勝,法軍被全部趕出意大利。同年,拿破崙遠征埃及失利,偷偷坐船返回法國。

回到法國之後,拿破崙設法把自己包裝成一個勝利的征服者,隨後將注意力和精力都放在西方帝國之夢上。

同年(1799年)11月9日,拿破崙發動政變,執掌法國政權。

1800年5月,拿破崙命莫羅將軍率部隊在萊茵戰線巴伐利亞一帶活動,以牽制奧軍,自己則帶着3萬多人馬迎着暴風雪襲擊,沿着腳下就是萬丈深淵的羊腸小道,翻越阿爾卑斯山,進入意大利北部,出其不意地從背後對奧軍發起猛烈進攻。雙方主力在馬倫哥激戰一天後,法軍大獲全勝,意大利北部重新落入法國之手。不久,奧軍在萊茵戰線又受到莫羅率領的法軍重創。在連遭敗績之後,哈布斯堡王朝不得不在1801年2月同法國簽訂《呂內維爾和約》,再次確認法國對比利時和意大利部分領土的佔領,承認法國以萊茵河爲界,接受法國建立的姐妹共和國。

同年(1800年)9月,英國艦隊打敗法國海軍,佔領馬耳他島。消息傳來,俄國沙皇保羅一世大爲惱怒,立即中斷同英國的貿易關係,將停泊在俄國港口的所有英國船隻和貨物全部沒收,逮捕英國海員。俄英矛盾迅速惡化。

拿破崙爲拆散第二次反法同盟,企圖拉攏俄國。保羅一世估計,拿破崙即將稱帝,而隨着拿破崙的稱帝,法國革命便將結束,因此也想聯法抗英。於是,拿破崙和保羅一世從1800年12月開始通信,商談簽訂和約和共同對付英國的問題。兩人在信中互相吹捧,拿破崙答應釋放6000名俄國戰俘,把馬耳他島讓給俄國。兩國商定共同派軍隊出征印度,從英國手中奪取印度殖民地。保羅一世隨即命令頓河哥薩克經中亞的布哈拉和希瓦汗國向印度進軍。不久,法國同土耳其也簽訂和約,第二次反法同盟遂告瓦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