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放小長假了,和幾位朋友聚會喝茶。

正喝着一泡去年的足火肉桂,朋友們討論到巖茶的高檔茶現在主要焙什麼火。

有朋友說,覺得近些年的高端巖茶火功,以輕火,中火爲主。

麻花反問了他,你覺得什麼樣的巖茶纔算高檔?

他回到一個字,貴!

面對他這言簡意賅的回覆,本姑娘給了他一個白眼。

那多少錢一斤的巖茶,纔算是貴?這誰也說不好。

總之現在茶圈內外的人,提到巖茶都覺得它很貴。

前一個多月,麻花還喝到過一泡標價6000的非賣品奇蘭。

那泡奇蘭火功不高,但泡來喝過後,才發現是外山茶。

衝着它這大四位數的身價看,確實很坑人。

可見,光是憑價格的高低來判斷巖茶的高檔與否,不太靠譜呢。

貴,不一定是高檔。

但高檔的好茶,肯定不便宜。

話說回來,現在武夷巖茶裏好茶一般焙什麼火功比較多呢?

《2》

好茶不焙高火,是現在的主流說法。

巖茶裏底子越好的茶,焙火越精緻,斷然不會將火功直接焙高。

火功焙太高的巖茶,除了迎合部分重口味的老茶客需要外,很多人並不能接受。

認爲太高火功的巖茶,火氣重,不好喝。

還是喝火功輕一些的的巖茶,更順口,更能讓人接受。

是以,那位老友的說法,其實沒錯。

不過認真的說起來,巖茶的中火,更受大衆歡迎。

中火介於輕火和足火之間,取的是中庸的味道。

並且在高低不同的火功之間,還有着過渡。

包括了中輕火、中火、中足火等。

可以說,好巖茶的火功大多數是這三種火功。佔據了主流。

中火巖茶的流行,說明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喝巖茶,觀念發生了改變,口味也發生了變化。

喝火功沒那麼高的巖茶,更能嚐到茶葉本身的香氣味道。

哪怕是對身邊一塊喝了很多年巖茶的老朋友而言,如果爲的是喝湯水裏那股至醇的銷魂感,也是覺得中足火茶已經足矣。

再不然,火功再往上高,到足火就行了。

若是再高的火,大家就覺得喫不消了。

過去那種濃油赤醬湯色的高火茶,現在很少見了。

除非是不小心將茶焙壞了,焙過了頭,否則武夷山的茶農們,現在也很少會焙那麼高的火。

《3》

下午喝茶時,從高檔巖茶流行的火功。

朋友們又聊到了巖茶的傳統。

一入巖茶深似海,提到巖茶的“傳統”,幾位老友的情緒都很高。

何爲巖茶的傳統,這事麻花也掰不清。

老友A表態,他是閩南人,印象裏一直覺得“高火味重湯紅”纔是傳統。

不過這幾年在福州的茶葉店裏,很少能看到這種茶了。

只有在他們當地,才比較多這種火功的巖茶,他以前喝了好多年。

從武夷山回來的朋友提,他聽說那種一次性將火焙到位的纔是傳統。

表態過後,他給我們聊起了故事。

武夷山現在還有不少從當時國營茶廠出來的老師傅,按那些老前輩的說法,以前在還有特殊供銷的時候,巖茶焙火都是一次焙到位的。

那種茶,剛焙出來不好喝。

要等到放第二年,等隔年褪火後才適合喝。

只不過,從現在的巖茶焙火來看,越來越少的焙火師傅選擇一次焙到位了。

因爲這樣做的風險高,還是慢慢的逐漸文火慢燉,逐漸的讓巖茶喫火,更加穩妥。

正當大家聊得火熱時,過來蹭茶的Z先生,他剛喝巖茶沒多久,也好奇的提了一件事。

Z先生說,他也不懂巖茶的加工,覺得很複雜。

不過之前在外面的茶莊喝茶,看到有茶掌櫃介紹手工搖青肉桂。

他想問手工做茶是不是纔是巖茶的傳統哇?手工做出來的巖茶,會不會更好一些?

在綜合做青機,以及做茶相關的現代機器發明前,手工做茶當然是傳統。

好比我們在廚房做菜,家家戶戶都還沒有電飯煲、燃氣竈的時候,不是還得燒柴火煮飯嗎?

不過,至於說手工搖青,確實有優勢,能搖得更均一些。

並且當搖青要適合的情況時,能及時發現,做出調整。避免搖青搖太重,損傷了茶葉的內質。

然而,現代社會里,人工是最值錢的。

做手工茶要耗費的人力太多,並且還有不穩定性,所以對茶農們來說也只能是每年少批量的嘗試一部分。

手工茶,產量不高。

擁抱現代化,已成武夷巖茶發展的必然。

至於說手工茶會不會更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4》

如果說,巖茶的傳統風味是火功重的。

那從市場情況看,市面上現在很少有特別高的火功。

特別是銷往北方市場的巖茶,普遍火功不高。

大多數的情況是保香燉,中輕火居多。

可見,世異則事異。傳統並非絕對,創新纔是王道。

以前的巖茶要將火功焙得高高的,大多數是因爲運輸和儲存的需要。

從前車馬慢,如果火功不高,那麼巖茶放不了太久,容易返青。

更何況,大家的喝茶口味也變了。

現在的人喝巖茶,普遍不喜歡口味太重的。

部分巖茶的“老饕餮”,習慣清早起來就喜歡悶一杯高火茶,悶得濃濃的,然後再直接喝下去的做法。

這樣“生猛”的喝茶行爲,絕大部分的人都hold不了。

再說了,現在的人喝茶都注重養生。喝太重的火功,悶太濃的茶,肯定不是好事。

現在的武夷山,好茶不焙高火。

貴的,高檔的,好的,正巖的茶,流行文火慢燉,將火一道道的往上加。

如果客人試茶過後,覺得火功還要更高一些。

那麼還可以接受定製,再焙一道火,加重一些火功。

如果是一次性就將火焙到太高,後面就失去了微調火功的機會了。

正所謂,毛坯房好裝修。

如果是舊房改造,老破小重裝,那可就是傷筋動骨的大工程了。

對武夷巖茶的焙火而言,開弓沒有回頭箭。

火功焙輕了,沒有關係,可以再多焙進一點火。

要是火功太高,那可真調整不了。

像是餐廳裏喫牛排。

七分熟不滿意,可以做成八、九分熟的。

如果是全熟的話,還真逆轉不了。

《5》

中輕火的巖茶,香氣馥郁,受衆廣泛。

每年新茶上市的時候,憑着馥郁妖嬈的茶香,能讓一大票茶友拜倒在石榴裙下。

那是那款老茶友們熟悉的爆款雀舌,香氣迷人得像妖精。人見人愛。

話說,好茶確實不應該焙太高的火。

認真焙火,慢慢焙火。

巖茶的火功,追求的是提升巖茶的質,而非是越重越好。

一次性直接將火焙上去,萬一將茶焙火了,多可惜。

慢工出細活。

巖茶的焙火,正是這個理!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