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縣陳春秀,濟寧有苟晶。

近日,這兩個名字將山東送上了熱搜。

與之相應的,山東還曝出“兩年查出242人涉冒名頂替”,冒名者獲得學歷時間爲2002年至2009年——這是山東高等學歷數據清查工作的一部分。

無論是早在2004年曝出的湖南羅彩霞案這樣的頂替一條龍操作,還是已經進入立案審查流程的冠縣陳春秀,乃至正在扯動全國人民心絃的濟寧苟晶事件,似乎都無一例外的表明:有權有勢的頂替者和無權無勢被頂替者,似乎已經成爲了標配。

山東教育廳發文:堅持零容忍,發現一起,查處一起!

先爲山東教育廳的態度點個贊,然後也替山東教育廳有點發愁!

高考頂替事件基本發生在大數據聯網之前,基本都是歷史遺留問題。

而高考改變人生命運,頂替者“偷走”了被頂替者的人生,且長達十幾年甚至二十幾年。

時間的漫長造成了極其嚴重的後果,東窗事發之後,頂替者不僅身敗名裂失去現有的工作和社會位置,還將牽扯其家庭!

同樣,被頂替者的痛苦更爲突出,人生被偷換,命運被改變,回頭重來不可能,補償恐怕沒人願意給!

山東揭開了蓋子,揭開了高考之下的種種頂替黑幕——這確實是好事,是大快人心的好事!

但是,這事兒現在有點鬧大了:說白了,就是騎虎難下。

因爲每一個頂替事件,除去涉及到一個頂替者之外,還必然涉及諸多操作這件事的人——根據東哥的認知,班主任基本是跑不掉的,這是幾乎必然的具體操作者及參與者。

按照簡單以及複雜的邏輯,校長乃至當地教育管理部門,往往會有所涉及——各種利益交叉之外,佔據當地各種權力部門的頭頭腦腦捲入的也會很多!

一樁頂替事件,起碼也要有幾個相關人等,有的涉及十幾二十個也是有的——仝卓事件可爲例證!

更不用說事件相關人等所涉及的家庭利益糾葛,如果真地查下去的話,勢必會造成一定的社會震動!

然而在這種情況下,倘若就此無聲無息的話,這種潛在的對於社會的負面影響將會更大。

勢如騎虎,何去何從?

這是一道山東教育廳的必答題,答案是:零容忍!

文天祥在爲自己的詩集《指南錄》作序,曾經提到:所謂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頂替事件的“痛”,是方方面面的痛:既是被頂替者被偷走人生的痛,也是頂替者失去既得利益的痛,同時亦是教育管理部門挖腐肉清爛瘡之痛!

既然蓋子已經揭開了,暴露出來的已經是臭不可聞,那我們就挖個徹底,清個明白,刮骨療毒,以正視聽!

讓那些偷取人生的頂替者付出應有的代價,讓被頂替者在現行框架下獲得應有的補償,揪出附着在教育肌體上吸血的蠹蟲,還教育一個朗朗乾坤出來!

山東教育廳如此大張旗鼓,那麼其他的省份,處於一種什麼樣的狀態呢?

從概率學的角度講,其他的省份也幾乎必然會存在同樣的問題——蓋子要不要揭,是個大問題!

所以,其他的省份恐怕要先抱着觀望的態度,看一看山東究竟會怎麼樣?

如果山東就此偃旗息鼓,這口黑鍋就算實實在在背定,再也洗不白!

如果山東大張旗鼓真的去做的話,付出的代價也是巨大的——而這種代價換來的,是教育的朗朗乾坤,民衆的拍手稱快!

而其他的省份將不得不被迫跟進——東哥多說一句,與其被迫跟進,不如主動出擊!

歷史遺留問題,沒有人會拍在現任的頭上,我們要做的,是把那些躲在暗處攫取利益破壞教育公平的黑手捉出來,一一斬斷!

這將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大場面,一場由教育部主導的全國專項清查十分必要,要踏踏實實把這件事做下來,難度是很大的,這考驗了我們的管理智慧和治理決心。

教育公平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數據現在已經聯網,暗湧的潛流卻並未完全停息,若干年後會不會發現一批新的諸如此類的事件呢——這纔是現在的人們需要正正當當思考的問題。

東哥原創,歡迎轉發討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