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在网上看到了太多关于中高考被冒名顶替的消息,内心充满了悲愤。

山东济宁苟晶

01这些被顶替的事件,有几个共同点

1,发生的年代比较久远。现在东窗事发,但顶替却是在十几二十年前。比如山东的陈春秀16年前被顶替上了大专,山东的王丽丽24年前被人冒名上了中专,山东的苟晶24年前、23年前两次被人顶替上了大学,河南的王娜娜被人顶替了13年……这些事,信息不对称的年代,常有;现在,不常有。

2,被顶替的多是农家子弟。上面这几位遭遇可怜的女子,都是农家女。她们被人顶替之后,根本不知道实情,只怪自己考试时发挥失常,对不起家人。陈春秀16年来每次想到父母的期盼都会忍不住掉泪,觉得亏欠父母亲太多,但实际上她明明可以回报父母;苟晶更觉得对不起二妹,为了供她读书考大学,成绩不错的二妹提前辍学,外出打工给她和三妹挣学费,可是,高考接连失败,让她愧对亲人,但事实是她用汗水泪水浇灌出来的果实被一群无耻的人移花接木,给了不劳而获的人享用!

央视新闻周刊专访陈春秀

3,这些事的背后水很深。从截留录取通知书到改换身份再到报名入学,这一路要隐瞒的人太多,要伪造的证件也太多,没有一条完整的链条,根本没办法做成。顶替陈春秀者把责任全部推给去世多年的舅妈,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来是在甩锅。仝卓当年伪造应届生身份参加高考,一查查出了临汾、延安两地21名违纪违法分子!他的情节比起直接窃取高考成绩要轻微许多,好歹,高考分数还是他自己考出来的!

困难重重

02想要彻查这些冒名顶替上学的事件,难度属实不小

1,年代久远,很多事情的当事人已经找不到了,记忆也模糊不清了;

2,农家子弟,没有保留证据的意识,一些有力证据很可能已经遗失;

3,幕后黑手形攻守同盟,不易找到突破口;

4,涉及到一些更深层的原因,调查阻力大,难以深入开展。

阻力很大

03要区别两种性质的冒名顶替

1,一种是冒充别人的身份,顶替别人的学籍,考试还得自己考。这在上个世纪80~90年代颇为常见。

因为对复读生有很多限制,而且对学校的应届录取率也有要求,所以,一些学校就主动帮复读生改名换姓,用已经辍学的成绩不好的学生的学籍来替换复读生,让他们用别人的身份参加中高考。

双方也算是各取所需,一拍即合,复读生不用操心,学校自行操办。对于辍学生来说,也没有什么坏处,那份学籍要来本也无用。对顶替者来说,考上之后,一生就不能恢复“真身”,只能以假身份示人。

这一种是违规操作,钻空子,不合规,但性质不恶劣。

2,另外一种则是丧尽天良,肆意妄为,于情于理于规于法于德都不合!那就是顶替别人的中高考成绩,毁了别人一生的幸福!

上面讲的那几位苟晶、陈春秀、王丽丽、王娜娜都是受害者,本该属于自己的灿烂命运被直接移交给了他人,自己却在孤独黑暗绝望中艰难地求生!

调查处理这两种不同性质的冒名顶替,方式方法和处理依据都有很大分别,需要有关部门慎重考虑,不能搞一刀切。

农民

04农家子弟的心酸和痛苦,谁人懂?

剑客老师当年便是从农村里考出来的,格外懂得农家孩子对于上学的珍惜,深知肩上背负的全家人的重托。毫不夸张地说,我们这些60、70后农家子弟改变命运的最大希望就是读书考中专、考大学!为了实现跳出“农”门的愿望,真的是举全家之力来托举家里最有可能圆梦的孩子,这种痛苦和惶恐,优越家庭又哪里体会得到呢?

然而,一些富家子弟还是凭着身后的资源,轻易地窃取了农家孩子的奋斗果实,这让人怎么不寒心?怎么不愤怒?

你有更好的读书条件,却不知道好好珍惜整天胡混,你有更多的资源,还要来抢我唯一的希望,真的是天理不容!

农家子弟多数情况下,只能忍悲含泪,默默认命。

但时代不同了,面对不公的待遇,我们可以像《哪吒》一样怒吼:若命运不公,就和它斗到底!

《哪吒》剧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