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不知道各位家長在養育孩子的時候,有沒有發現,在某一個階段,原本還是比較乖巧的孩子,突然就變成一個“強迫症”。比如爸爸媽媽剝好香蕉給孩子喫,孩子就是不肯喫,還非得把香蕉還原,再有模有樣地剝開才肯喫。

喫飯的時候,爸爸坐了媽媽原本的位置,結果孩子不高興了,一定要拉着爸爸媽媽,讓他們兩個把位置換回來。其實,這是孩子進入秩序敏感期的表現。

01

什麼是秩序敏感期?

“敏感期”是意大利教育專家蒙臺梭利女士提出來的概念,而秩序敏感期,指的就是孩子對身邊事物的秩序,有執拗、固執心理的一個時期。

而蒙臺梭利把孩子的秩序敏感期分爲兩種,一種是內在秩序,一種是外在秩序。內在秩序指的是孩子對動作、行爲順序的記憶。主要體現爲,孩子做一件事情必須按照一定的順序,比如,一定要先穿衣服再穿褲子;穿褲子一定要媽媽幫穿,衣服一定要爸爸幫穿;

外在秩序就是孩子對家裏物體擺放位置的記憶。主要體現爲,孩子對家裏物體的擺放位置有“強迫症”,比如放在電視機前的凳子,爸爸拿到房間去,孩子會不高興,然後自己再去搬出來,放到電視機前。

一旦這兩個秩序其中一個被“破壞”了,孩子就會感到不安。有的父母,不重視對孩子秩序感的構建,經常破壞孩子的秩序。而孩子一旦錯過2歲左右的秩序敏感期,養成壞習慣20年都難改正。比如丟三落四、做事粗心馬虎、不愛打掃房間等,父母都要重視起來。

02

那麼父母在秩序敏感期,應該怎麼維護孩子的秩序感呢?

首先,規定孩子遵循秩序。比如晚上,規定孩子必須要刷牙洗臉才能上牀睡覺。父母通過一些硬性的規定,讓孩子養成秩序感,對其未來大有裨益;其次,理解孩子的固執。父母要理解孩子對秩序的固執,順應孩子的秩序要求,你會發現教育秩序敏感期的孩子並不難,而且還能讓孩子更有耐心;

最後,創造有秩序的環境。心理學家馬斯洛指出:“兒童在安全方面的另一種表現,是喜歡某種常規的生活節奏。”父母可以營造有秩序的生活環境,幫助孩子建立秩序感。家裏井然有條的秩序,也能讓孩子獲得良好的情緒體驗

其實,孩子處於秩序敏感期,父母對他們的引導和教育,反而能夠有更好的效果。建議父母通過繪本,讓孩子建立起自己的秩序感,同時也培養他們自理的能力。

很多人都推薦的這套《0-3歲繪本啓蒙早教故事書》,幫了許多家長的忙。繪本採用了可愛的小動物作爲主角,讓孩子更容易接受並且無意識模仿它們的行爲,建立起良好的行爲習慣。

比如《喫飯》、《刷牙》,這些繪本可以讓孩子在模仿中,建立起對喫飯和刷牙的秩序感。以後不用父母催促,他們自己就懂得按時喫飯、喫飯前要洗手和起牀睡覺要刷牙。不僅僅鍛鍊了孩子的自理能力,還培養了秩序感。

另外,這套繪本還有更進一階段的教育,比如《客人來我家》、《插座上的洞洞》。讓孩子對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危險有所瞭解。還能對他們的情商有所啓蒙,一舉多得。

感興趣的爸爸媽媽們,【點擊下方▼商品卡購買,享受粉絲特價】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