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蘇州的很多剛入職的年輕老師作了比較愉快的交流我也從年輕老師的角色走過來的,能夠明白大多數年輕老師內心的想法,我試圖再回到年輕的狀態,以一種相匹配的角色跟他們交流。我跟他們交流三個問題。

我從最近汽車廣播裏進行的一個對當前的“幸福觀”的調查談起,引起了老師們的共鳴。這個廣播裏最後得出的當下年輕人的幸福觀大約有三個:

第一、有得喫,有得睡;第二、隨時能看到自己心愛的人。第三、在自己想買的東西面前不要因爲存款而猶豫不決。

我把這三個問題歸結和隱喻爲“生物性需求”問題“安全歸宿”問題和“價值選擇性”問題。

選擇性談起。我們總是面臨着選擇。但有些選擇會讓我們失去掌控自己的主動性,有的選擇的卻能讓自己主動掌握自己的命運。如何做到後者呢?我試圖教大家三個方法,這三個方法我以爲實際上是能夠做到的:

第一,反思性認可。當我們不懂得選擇的時候,我們會把自己交給“意志”和“實在”“意志”的意思就是權威,權威說什麼,我們就聽什麼,這可能也是很多人目前在選擇面前的狀態;“實在”的意思就是規則,我們認爲這個世界上一定會有既定的規則存在,我努力了,就一定能夠有回報,我優秀了,就一定會得到匹配的獎賞。然而,過分“唯實在論”和過分“唯意志論”都會讓我們陷入被動的狀態,甚至會過上沮喪的人生。

我教大家的方法叫作“反思性認可”。所謂“反思性認可”,就是在選擇面前好好反思自己,給自己一個很好的理由:第一,你擁有的資本是什麼;第二,不要猶豫;第三,人的處事樣態永遠都是樸實無華的第四,少說話,多做事。這實際上對應着孔子所說的“仁”的境界,也就是“剛”“毅”“木”“訥”。這樣,我們就會在人生的選擇方面做到主動,我就不會爲自己的選擇付出代價,而且更有可能發生對自己的高度認同。

第二,自律。自律是從康德的“道德律”的觀念引發來的。所謂自律,就是保證自己的人生符合一定的規律,能夠做到一輩子做好一件事情,保證這件事情對內冶養自己的性靈,對外有益於這個世界。對於一個年輕的老師來說,要在工作上做好一件事情其實是比較困難的。因爲年輕的荷爾蒙過於旺盛,他們有很多很多很強的慾望,所以他們缺少一種能力,就是“會聚”,把自己所有的優點“會聚”到一件事情上,然後把這件事情做。比如,我從35歲開始,認真的做語文教學的課題,以至於我目前對語文教學能夠發生自己深刻的理解,而且感到自豪,對學生和教學改革也會發生好處。自律,我以爲有三種境界:第一個境界,就是知道自己要做的那件事情;第二個境界,就是自己所做的事情能夠對教學改革有幫助;第三個境界,就是自己所做的這件事情能夠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

第三,修煉。一輩子做一件事情是硬件,是需要“勇氣”(柏拉圖)的參與的人還需要軟件,就是修煉而來的精神品質。我跟年輕老師們介紹了三種方法。首先當然是讀書。沒有讀書,就談不上修煉,因爲修煉是需要掌握很多文化性的知識的。比如中國傳統文化的知識,比如西方有關哲學的知識。只有多讀書了,才能做到如老子那樣的“不出牗而知天下事”。其次便是拜師交友。年輕人應該把自己的身段放低一點,要勇於承認自己的無知。第三點就是靜心。秦暉說,“人生如沸,反思當靜”,老子說我們要“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覆命。”。“靜”能夠心明眼亮,看清自己浮躁的時候看不清的東西。

最後,我跟年輕老師們說,我只有掌握了自己的命運,才能在選擇面前不再猶豫,才能真正與自己心愛的人相濡以沫,也才能做到“有得喫,有得睡”。我們安全感、歸宿感以及生物性的需求都會得到滿足。我想,那就一定是幸福的,因爲我們可以過上想要的人生,既做好教師,又做好了人。

是啊,我希望年輕的老師們,能夠早些認識自己,不要等一輩子過很多了乃至過完了,才真正認識自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