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法先

第742期

沈括(1031—1096),字存中,杭州錢塘人,一生經歷宋代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在近三十年的官宦生涯中,以過人的精力和絕頂的聰慧,執着於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的研究。“於天文、方誌、律歷、音樂、醫藥、卜算無所不通,皆有所論著”。

沈括青年時曾客居寧國,中年時貶知宣州。

爲什麼客居寧國?說來也事出有因。一是爲了準備科舉考試,二是其兄沈披時任寧國知縣。沈括深知:父親去世後,爲了擔負養家的重擔,靠門蔭謀得主簿的小官,但不是進士出身,很難得到提攜與重用。於是他辭去官職,在嘉祐六年(1061)來到寧國,一面準備科舉考試,一面也遊覽各地的名勝古蹟。

在寧國兩三年內,沈括做了一件重要工作,那就是參與了由沈披自主持的修復秦家圩的浩大工程。衆所周知,圩田可以擴大耕地面積,但汛期破圩又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巨大損失,本爲好事有可能變成壞事。因此圍繞建圩與反建圩,早在唐末就開始了爭論。位於皖南青弋江下游的秦家圩(今在蕪湖縣境內),宋初水毀之後80多年還未修復。直到嘉祐六年(1601),在江南東路轉運使張顒、轉運判官謝景溫(系沈氏兄弟倆的姨表侄)以及沈披的倡議下,受江南東路的委託,由沈披及其弟沈括前往考察修圩事宜。沈氏兄弟精水利,會測算,並依據在海州修建圩田工作的實踐,針對不贊成修復秦家圩者的意見,逐條給予辯駁。這就是北宋時期傳承下來的著名的“圩田五說”。

萬春圩圖

一說所謂夏秋之水洪峯泛溢,圩田佔位,勢必造成破堤成災。沈括依據繪製的地圖說,秦家圩北有丹陽、石臼兩湖,沿圩河水又可注入長江,不存在“無廣澤所容”。這就是說,建圩要因地制宜,不能一概否定。

二說所謂圩田之後,地貌形態發生改變,汛期極易導致流水不暢。沈括認爲,可以開挖新的河道排水。這就是說,事物不是絕對不能改變的,必要時應當採用工程的辦法來處理。

三說所謂“圩水之所處,皆有蛟龍伏其下”。沈括斷然否定這類迷信說教。他解釋道:是圩外大河之水穿堤,天長地久,“其下不得不爲淵,淵深而岸廢”。這就是說,我們沒有認識到事物內在的關係,根本不是什麼蛟龍在作怪。

四說所謂秦家圩荒廢后,來此採茭業漁者已有百餘家,一旦圩復,勢必造成他們停業或改行,他們起來反抗怎麼辦?沈括認爲這是不能成立的理由,政府應當制定政策,承諾他們能過上安居的田園生活。這就是說,只要維護羣衆的正當利益,他們是會贊成的。

五說所謂圩之東南瀕臨大澤,“風水之所排,堤不能久堅也。”沈括分析說,這裏有百步緩坡,利用埂外植柳、沿灘種蘆的辦法,可以緩解風浪對圩堤的衝擊。這就是說,營造好的生態環境,就可增強圩堤的防護能力。

因爲論說有理,朝廷批准了修建計劃,當時僱募14000多民工,用了80多天時間,秦家圩如期按制定的方案實施修復。四年後長江中下游發大水,江東一帶多處遭到水患,只有修復後的秦家圩安然無恙,稻穀豐收。宋仁宗獲悉賜名“萬春圩”,這個吉利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沈括隨之將自己親歷的上述水利工程事蹟,寫成《萬春圩圖記》(收錄於《長興集》中),記下圩長84裏,圩寬6丈,圩高1丈2尺,設水口(即斗門)五處,有良田1270頃。圩內有溝行船,有路栽柳。尤其是在“圩田五說”中記載的,如何化解矛盾,統籌兼顧的建圩方略,即使在今天仍然有着理論指導意義。

沈括在完成萬春圩工程之後,除了準備考試,還開始研究樂律,認爲“禮樂在天下用處最大”。他大約花了三年時間,收集有關古代樂律之書,潛心研讀,“其聲音之所出,法度之所施,與夫先聖人所樂之意,粗皆領略”,並將心得體會寫成《樂論》, 主動獻給朝中歐陽修及幾位大臣,目的是期盼達官顯貴對自己學識的讚賞,爭取有一個好的印象和前程。在宋朝如果有“進士出身”的學歷,再加上名臣的舉薦,那麼升遷速度是很快的。可惜這篇《樂論》早已失傳,只留下寫給歐陽修等四人的四封書信文字,後來成爲研究沈括樂律成果的主要依據。

明確記載於《夢溪筆談》又與寧國有關的事例,就是該書中的《枳首蛇》(俗稱兩頭蛇),全文爲下:

“宣州寧國縣多枳首蛇,其長盈尺,黑鱗白章,兩首文彩同,但一首逆鱗耳。人家庭檻間,動有數十同穴,略如蚯蚓。”

年輕的沈括對此特異的小長蟲,頗感興趣而記錄之。現代學者認爲:真正意義上的兩頭蛇是不可能生存的。只是因爲首尾粗細近似相同,尾部長相略似頭部,但無“七竅”。只是枳首蛇腹的鱗既能順劃(前進),又能倒劃(後退),這樣的行走方式,給人們產生了錯覺。

這裏需要說明的,就是沈括客居寧國時,還常到蘇州看望母親謝氏,也去杭州拜訪沈氏家族。因爲三地即使在古代,路程也不算遠。嘉祐七年(1062),沈括再次來到蘇州舅母家,參加當地的科舉考試,不負衆望,取得了第一名(解元)的優異成績。第二年初春,他又趕赴京師開封參加禮部舉行的省試,雖取得進士及第,但不在第六名以前,故須守候兩年,到治平元年(1064),注官揚州司理參軍,負責一州的刑獄訴訟之事,從此以後他一步步地登上高官之列。

沈括中年時貶知宣州。熙寧十年(1077)七月,他接到外貶詔書以後,即刻動身南下。由位高權重的主管全國財政的三司使,失落到地方上。同十六七年前來到寧國的心態截然不同。那次是鼓氣上進,這次是敗退泄氣。宋神宗“批他三誤國”,即在制定曆法、與北方邊界談判及實施新法中有過錯。而他自己認爲沒有錯,是朝中某些同僚在宋神宗面前說壞話而誣陷於他,因此委屈怒氣纏身。在他知宣州三年期間,常常給人留下體弱多病的印象,除了應付日常公務之外,就是養病治病,遊覽名勝古蹟以及做一些自己願做的事情。

沈括到宣州之後,就遊覽了城南水東鎮三天洞,洞壁刻有自唐代以來的磨崖石刻和碑刻,隨而作詩一首,名曰“稽亭山三天洞”:

褰裳舉趾踏飛梯,直到深閨路不迷。

石罅窺天猶坐井,神龕漏日似炊梨。

泉源注玉通滄海,沙囤堆金絕淤泥。

萍跡每耽形勝地,豈慚吟苦費留題。

記載了個人對周圍風景的感受和佛門佛事的想象。接着他故地重遊寧國,寫下《十松亭》一首:

空堂無人日長哦,松風助我澗雲和。

蒼顏古木喜相似,愛子亦有凌雲柯。

歡然相對默終日,意得那須言強多。

我身未得從子老,嗟爾系此成蹉跎。

當時他只有四十七八歲,但“心老”了,企想追尋仙境,以求終老之地。於是他在此時自述着:想起自己三十來歲時,在寧國常常“夢至一處,登小山花木如覆錦,山之下有水澄澈極目,而喬木翳其上。夢中樂之,將謀居焉。……後十餘年,翁(即沈括)謫守宣州,有道人無外,謂京口山川之勝,邑之人有圃求售者,及翁以錢三十萬得之,然未知圃之何在”。他以夢寄託未來,打算先治好病,然後爲宣州百姓謀些福利,任期三年之後就回歸田園,過着與人無爭的清閒生活,藉此解脫心中的消極情緒。於是公務之餘爲自己治病,是他頗爲關心的事。

有些地方史志,提及沈括煉“秋石”治病之事,事情的緣由是這樣的:他記得“廣南有一道人,惟與人煉秋石爲業,謂之還元丹。先大夫曾得瘦疾,且嗽,凡九年,萬方不效,服此而愈。……又,予族子常病顛眩腹鼓,久之漸加喘滿。凡三年垂困,亦服此而愈。……旋子急以書勸服此丹,雲實再生人也。”因爲這種藥物治病有效,於是沈括在宣州決定親自煉製秋石。

這一實驗詳細記述於《蘇沈良方》中,大致程序如下,所用原料爲:一次試製得用小便十幾擔(一擔爲兩桶),另配適量的濃皁角液。試製方法爲:每桶小便加入一盞濃皁角液,用竹條快速攪動千百次,遇有雜質可用紗布濾之,等候桶內小便澄清,白濁者澱底,慢慢撇去清者不用,直取濃汁,這樣十幾擔小便原料不過取得濃汁一二斗。將濃汁入鍋煎幹,刮下搗碎,再入鍋加清水煮化,等候沉澱,慢慢撇去清汁不用,留下濃汁再次煎幹,以此重複操作三四次,直至熬幹後色如霜雪爲止。再將半成品的秋石放入砂罐內,用溫火烘烤,養七晝夜,冷卻後成小塊狀,即爲研製好的藥用“秋石”。上述實驗稱爲“陽煉法”(因爲需要加熱),還有一種稱爲“陰煉法”(不需要加熱)比較簡單,他亦試之,即以小便反覆加水急攪,直候無臭爲止,澄清留濁腳,便可得粲然的秋石。“兩法兼用(服),效果甚佳”。

沈括在宣州製取秋石這一科學實踐的歷史,曾引起國內外學者高度評價。李約瑟說:“在11世紀的古代中國,就有人採用經過反覆過濾、沉澱、加熱熔融等物理化學過程,得到瑩白如玉的秋石,這是一個相當科學的方法,並且在那個年代半經驗的治療中,得到有效的可能性,這肯定是在現代科學世紀之前任何類型的科學醫學中的非凡成就。”

隨着時間的推移,在宣州生活的沈括,漸漸感到自己的體質有所康復,時不時地到下轄各縣走走,思謀爲當地老百姓改善些生活。聯想到他在朝廷任三司使時,就知道到贛北、皖南一帶盛產茶葉,於是就利用在宣州工作的機會,指導當地開發茶葉生產,年產量達到三萬多斤,還親自組織茶商將饒(上饒)、祁、歙、旌、宣等州縣茶葉,銷往真州(今江蘇儀徵),同時帶回食鹽銷往山區,以此來帶動江南商貿的發展。

沈括爲了宣傳當地所產的茶葉,專門寫了一部《茶論》,可惜此書已佚,僅在《夢溪筆談》中留下一篇《茶芽》:

“予山居,有《茶論》,《嘗茶詩》雲:誰把嫩香名雀舌,定知北客未曾嘗。不知靈草天然異,一夜風吹一寸長。茶芽,古人謂之‘雀舌’‘麥顆’,言其至嫩也。今茶之美者,其質素良,而所植之土又美,則新年一發,便長寸許,其細爲針。維牙長爲上品,以其質幹、土力皆有餘故也。”

沈括徒步山林茶園之際,精於數學思維的他,有一個問題是必須考究的,那就是農民種植茶園面積的統計數據,因爲沒有準確的面積,就沒有準確的單位面積產量,也就無法談及經濟效益了。同時他還意識到準確的田畝,對認真實施《方田均稅法》比較公平(即按田畝數量納稅。在當時大部分小戶實在畝數不足,而大戶實在畝數有盈,貧富差距明顯)。

基於上述背景和沈括在宣州的經歷,國內學者研究認爲:《夢溪筆談》中關於會圓術的記述,有可能是他在宣州實踐總結出來的計算方法。他寫到:“履田之法,方圓曲直盡矣,未有‘會圓’之術。……”用現代語言表述即爲:會圓術所解決的是“由己知弓形的圓徑和矢高求弧長”的問題。這對計算方圓曲直田畝中的弧長,比前代簡便準確了許多。他的主要思路是在局部上以直代曲,有學者認爲此時的沈括已經初步接觸到了微分(數學名詞)思想。

在宣期間,沈括雖然過着平靜的生活,但政治上是很失落的,時不時地總想有所抱負,實際上宋神宗還是想起用這個良才的。就在他知宣州一年之後,即元豐元年(1078)八月,宋神宗曾下詔他知潭州(今長沙市)。潭州是荊湖南路第一大城市,知潭州者必兼任荊湖南路安撫使,地位高過宣州,顯然是對沈括的重新起用。但是冤家路窄,此時已經升任御史中丞的蔡確又上言反對,說像沈括這樣反覆附會的人,復官太快,要求宋神宗收回成命。於是宋神宗讓沈括繼續留在宣州,直到元豐三年(1080)五月改命知延州。最後落歸終老之地夢溪園,留下千古不朽的《夢溪筆談》之著作。

主要參考書:

《夢溪筆談校正》,[宋]沈括著,胡道靜校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出版。

《夢溪筆談選注》,上海師範大學等編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出版。

《夢溪筆談選讀》(自然科學部分),李羣註釋,科學出版社,1975年出版。

《夢溪探祕——沈括生平鉤沉》,安作相 、安力著,石油工業出版社,2012年出版。

《沈括評傳》,胡慧著,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出版。

《安徽科學技術史稿》,張秉倫 吳考銑等編著,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年出版。

(作者系宣城市科技局退休人員,宣城市歷史文化研究會會員)

製作:童達清

相關文章